近日,屏边县政协召开“加大生猪产业服务监管,促进产业链健康发展”民主监督协商会议。县政协副主席刘朝恒主持会议,县政协主席万执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人选陈佳毅,各乡镇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等30余人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调研、汇报交流、集中讨论,围绕生猪产业发展痛点难点达成五项共识,为推动全县生猪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合力。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提升产业认知与防疫意识。当前养殖户对畜禽免疫存在抵触心理,部分经营主体对政策法规了解不足,是制约产业规范发展的重要因素。各方一致同意,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小组会议、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及短视频等线上线下渠道,普及生猪养殖、屠宰、检疫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讲解免疫接种对疫病防控、生猪调运及产业链安全的重要性,消除养殖户顾虑,提高主动参与免疫的积极性,力争整体免疫率显著提升。
二是健全养殖与屠宰衔接机制,破解产业融合难题。针对散户养殖为主、生猪进场屠宰率低、产业链碎片化等问题,支持各乡镇成立养殖合作社,建立生猪养殖档案,推动“养殖+屠宰”精准对接,形成规模化供应体系。优化屠宰企业服务,鼓励屠宰场进一步完善配送服务,提升屠宰技术,增强本地屠宰场竞争力;针对乡镇小型屠宰点建设难题,由政府牵头评估简化规范标准,吸引企业投资,解决偏远乡镇屠宰覆盖不足问题。
三是强化多部门联动,筑牢监管执法防线。明确权责,建立“定期会商、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严厉打击未经定点屠宰、检疫的生猪产品上市行为,重点整治乡镇村级市场“无证销售”问题,倒逼经营主体规范操作。
四是优化免疫与检疫服务,打通产业梗阻。提高村级兽医补贴待遇,激发其履职积极性,强化基层防疫力量。简化检疫办证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探索就近核验等便利化措施,解决养殖户“办证难”问题。支持第三方防疫机构与村兽医协同配合,做好春秋季集中免疫与漏打补针工作,确保免疫全覆盖。
五是规范运输与配送体系,降低产业流通成本。培育本地合规生猪运输企业,明确运输车辆、路线及防疫要求,降低跨区域调运风险。鼓励屠宰企业与贩运户合作优化配送模式,如扩大配送范围、合并运输订单,降低经营户运输及食宿成本,提升本地屠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次会议通过充分协商,将各方意见建议凝聚为具体行动方向。下一步,县政协将持续跟踪督促协商成果转化,推动各方共识落地见效,为屏边县生猪产业链健康发展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切实把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