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场观摩会在屏边县召开,58名来自省级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重点药企的代表汇聚一堂,共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屏边县“发挥比较优势做实三品三链”的特色路径,将新质生产力从理论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样本。

与会人员深入玉屏镇,实地探访砂仁GAP种植基地与林下板蓝根示范基地:砂仁在原生生态中自然生长,尽显优质特性;板蓝根基地则以科学布局,生动传递生态种植理念。走进民族医药科技园,云南白药数智云药产地仓借助数字化屏幕与全流程溯源系统,为每批药材建立专属“身份档案”;砂仁良种繁育中心内,科研人员专注攻克种苗培育关键问题,为产业夯实良种基础。中国·云南苗医药博物馆与民族医药一条街组成的示范区,更以“种植-加工-销售-文旅”的完整链条,直观展现民族医药与现代产业的融合成果。交流会上,文山州分享全产业链建设经验,屏边县阐述“生态筑基”的具体实践思路,4家企业展示产学研协同创新案例;省科技厅、自然资源厅现场解答产业发展中的政策疑问,省中药材产业专家组通报阶段工作进展与后续重点任务。这场交流既是对实地观摩的系统复盘,更是政企研多方联动、合力破解产业难题的思想交锋。

屏边的生态条件,既是中药材产业生长的自然依托,也是保障其品质的关键。屏边县坐拥218.8万亩林地、68.30%森林覆盖率及752种药用植物,为砂仁、小黄姜等提供原生生长环境,从源头锁定“道地性”品质;“适宜用地、不争好地”的理念,更实现生态与产业双向融合,彰显新质生产力“绿色可持续”特质。
数智创新是激活产业效能的“核心引擎”。从砂仁良种提纯复壮提升抗逆性与增产率,到数智云药产地仓的全流程溯源、降低超30%损耗率,再到“农机农艺+加工装备+数字管理”协同提效,屏边的每一项举措都为传统种植注入“智”造活力,精准回应“降成本、提效率”诉求。

民生福祉是产业升级的“最终落点”。屏边通过龙头企业搭建利益联结机制,以保底价收购、良种补贴为农户“托底”;依托“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整合分散种植,让农户深度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让新质生产力的“利民属性”落地见效。
屏边的实践证明,县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无需“另起炉灶”,只需立足本地禀赋,用科技为生态赋能、用产业为民生搭桥。这份答卷,记录了屏边推动中药材产业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型的县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