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期
(1)废气
①施工扬尘
施工过程中由于土地开挖平整、车辆运输、建筑材料堆放等会产生扬尘,扬尘随风飘散而影响区域的环境空气,其产生量与施工方式、施工地点、施工时间和天气状况等因素相关。项目施工期采取洒水降尘、遮盖运输等治理措施后,施工扬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周边大气环境和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
②燃油废气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废气属低架点源无组织排放,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加之项目区施工范围相对较大,施工场地较空旷,大气扩散条件较好,因此燃油废气经自然扩散后,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③焊接烟尘、切割废气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焊接烟尘在作业点产生,属无组织排放,切割主要集中在备料时产生,切割粉尘粒径、密度较大,很快会沉降在备料场地,影响范围局限于焊接点和切割点,施工场地较空旷,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不会形成局部高浓度区域,通过自然扩散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①施工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盥洗污水和设备清洗废水,施工废水产生量较少,水质较为简单,项目施工场地内设置1个2m³的临时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后回用于场地降尘洒水,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②初期雨水
施工如果遇到雨天会产生初期雨水,初期雨水中会夹带泥沙及其他地表固体污染物,主要污染物为SS。施工期在地势较低处设置1个5m3临时沉沙池对初期雨水进行处理再排放,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浓度,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噪声
施工产生的噪声与各施工阶段所使用的机械类型、数量有关,各施工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机械,其数量、地点常发生变化,作业时间也不定,从而导致噪声不会连续产生,具有随机性和不规律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合理操作,同时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施工噪声影响将得以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项目采取去高补低方式进行地面平整,开挖过程中将部分土石方合理调配用于平整,弃方清运至当地住建部门指定堆放点处置。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集中收集,可回收部分外售,不可回收部分清运至当地住建部门指定堆放点处置。施工期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桶收集后由清运至新现镇垃圾收集点处置。
2、运营期
(1)废气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锅炉废气、干燥废气、混料及筛分废气、实验室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及食堂油烟。
项目燃气锅炉产生的燃烧废气通过17m高的DA001排气筒排放,其颗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均可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的标准限值要求。喷雾干燥机产生的干燥废气配套设置1台旋风除尘器+1台脉冲布袋除尘器进行收集处理后通过15m高的DA002排气筒排放,其颗粒物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混料及筛分废气中的无组织颗粒物产生量较少,生产车间为全封闭式结构,并设置1套空气净化系统将无组织颗粒物收集过滤后通过排风口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实验室废气产生量较少,通过在实验室内设置通风橱、通风系统将实验室废气集中于楼顶排风口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污水处理站无组织NH3和H2S的产排量较少,通过对污泥处理区采取加盖密闭措施,无组织NH3和H2S在各厂界均能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要求。项目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器收集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可以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2)废水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中的食堂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盥洗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中进行处理,再使用吸污罐车清运至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项目生产废水中除管道冷却水收集后循环使用外,其他生产废水经收集后排至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尾水部分回用于生产,剩余部分尾水排入新现河。尾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修改单中的一级A标准。
本项目采取的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是合理可行的,本评价认为建设单位在严格执行设计及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并保证各废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
(3)噪声
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噪声,项目运营期各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此外,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洗马塘村1组)预测点的预测值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项目仅在昼间进行藻粉生产加工,夜间(22:00~6:00)仅有污水处理站运行,因此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通过采取降噪措施和距离衰减后对声环境保护目标(洗马塘村1组)及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均采取了合理可行的处置措施,固废处置率100%,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单位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环境管理的要求执行,保证固体废物合理有效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