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屏边县“三措并举”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新成效

来源:县委统战部 发布日期:2024-12-10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屏边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不断巩固和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能力和水平,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新成效。

“挖掘”寻根,健全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制定出台《屏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结合本土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积极开展非遗项目挖掘整理和评估认定,着力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截至目前,全县共成功申报各级非遗传承项目170项、各级各类非遗传承人112名、省级非遗工坊1个、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实现非遗目录县乡村全覆盖,进一步巩固了非遗项目基础,完善了非遗传承人梯队。

“传承”固本,着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实践能力。以技能培训和展示展演为抓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研讨活动,着力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和创新意识,增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活力,累计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花山节”传承人培训班5期,完成苗族刺绣、蜡染、芦笙培训18次,带动全县90户商户参与到本土民族服饰和本土乐器加工经营,2000余名群众实现再就业,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同时,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促使非遗传承人不断带徒授艺,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非遗项目传承保护,近年来非遗传承人先后带徒到周边县市开展交流活动12次,举办展演展示活动60余次,全面提升了传承人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

“融合”为纽,深入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健康发展。将非遗保护与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有机融合,推出5条“非遗之旅”精品旅游路线,积极探索“非遗+节庆、非遗+旅游、非遗+演出”等引流模式,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庆开展“苗族花山节”系列民俗活动、“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文艺活动、“彩云之春”屏边系列摄影活动,积极开展斗牛、爬花杆、斗鸡、山歌比赛以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非遗保护项目演出活动,吸引外来游客参与体验,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来,累计开展各类非遗活动150余场次,吸引164.7万人次外来游客到屏边旅游,实现旅游收入206867.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