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中信集团公司定点帮扶屏边以来,坚持动真情、扶真贫,在助力屏边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始终把教育扶贫摆在首要位置,积极为屏边教育发展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累计筹集资金600.17万元,帮助屏边建盖了原第五中教学楼和综合楼,建起了半坡、平田、岩峰希望小学和大湾子、白沙、阿季伍、白河小学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筹资设立了“中信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各类奖助学金307.38万元,受益师生9205名。
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始终把科技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反贫困举措,不断加大对发展农村科技的投入力度。累计投资214.04万元,对屏边贫困乡村少数民族群众、乡镇干部进行科技培训;先后筹资30万元在白云、和平、新华、玉屏、湾塘等乡镇建起了40座地面卫星接收站,直接受益村寨85个、13000余人,间接受益村寨214个、22400余人。
着力打造扶贫示范村。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加快扶贫示范村建设。累计投资2049.5万元,在玉屏镇、新现镇、和平镇、白河镇、白云乡、湾塘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个,易地搬迁项目12个,建设温饱试点村1个,进一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有力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变“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坚持把发展“造血”产业作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累计投入资金1686万元,实施稻田养鱼621.8亩,微型鸡繁育场和紫山药种植项目2个,“妃子笑”荔枝种植、中华红心猕猴桃种植、铁皮石斛种植、美国红桃种植、芒果种植、砂仁种植、黑山羊养殖、鸡猪养殖、老猪脚包装等产业扶贫项目9个,受益贫困群众达万余人。
加强技能培训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把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攻坚最直接的手段,切实加快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近年来,中信集团公司投入帮扶资金84.82万元,累计培训各类人员7500余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