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探索人民调解“新路子” 打造“枫桥经验”屏边样板

来源:县司法局 发布日期:2022-05-24 浏览次数:

  屏边县坚持创新机制、整合力量、补齐短板,探索走出人民调解“新路子”,助推更高水平平安屏边、法治屏边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健全建立工作机制,备好纠纷化解“强心剂”。研究修订《屏边县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以奖代补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基层调解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简化工作程序、缩减卷宗材料、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案件卷宗“以奖代补”金额。2022年一季度上报“以奖代补”卷宗116卷,同比2021年一季度增长了83.6%,调解成功案件同比增长90.16%,基层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一线化解不出村得以实现。

  整合农村法治力量,注入基层治理“源动力”。以公共法律服务为抓手,针对乡镇涉法需求量大的实际,设立村级法律服务“工作站”,并对县域内人民调解员、普法宣传员、法律“明白人”进行系统摸底和整合,将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疫情防控等工作融入到村级“网格化”管理机制中,并围绕农村常用法律知识、调解方法等内容,逐级对“网格员”进行培训,形成人人都是矛盾调解员、人人都是法治宣传员的工作新格局。

  打破民族语言壁垒,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围绕“边疆、民族、山区”三个关键词,储备优质少数民族调解员,推行“双语调解”新模式,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民俗和依法运用“村规民约”等前提下,多种调解方式融合来提升调解效率,实现化解纠纷“提速换挡”,助力乡村振兴步入“快车道”。今年以来,全县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2件,其中一方当事人为少数民族的纠纷120件,“双语调解”参与率达100%,调处成功119件,且未发生疑似“民转刑”案件。

  坚持“党建+人民调解”,确保责任落实“双推进”。结合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选优党员担任本村人民调解员,凸显农村党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模范引领,以点带面提升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战斗力、凝聚力。同时,积极开展“敲门行动”,努力实现“排查全覆盖、纠纷全介入、问题不激化、矛盾不出村”,助推党的建设与纠纷化解“双提升”,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目前,全县共337名党员担任基层人民调解员,年均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