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pbxbhzrmzf/2025-00004
-
发布机构屏边县白河镇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3-18
-
时效性有效
白河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情况报告
2024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指导下,深入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州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员会相关会议精神和推进《法治屏边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推动白河镇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政府公信力、营商法治环境不断提升。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工作举措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镇党委在推进全面依法治镇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年初制定普法工作方案,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度听取汇报4次,实现法治建设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二是完善领导体制。确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小组成员,明确镇党委书记主体责任,定期召开季度联席会议,听取工作开展情况,研判存在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部署重大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通过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四是推进简政放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全联通;五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确保执法人员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六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在线学习等方式,提高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主要成效
一是提升政府服务效能。通过深化政府信息管理,强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推进规范性文件公开,切实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实效;二是有效防范法律风险。通过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了行政决策风险,确保决策科学、程序规范、过程透明;三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通过法治教育培训,干部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四是增强法治意识。通过理论学习,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得到有效增强;五是优化行政权力运行。通过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政府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统筹推进,下好法治建设“一盘棋”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领导下的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发挥镇党委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及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我镇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2024年累计开展党委中心组专题学法4次,干部职工学法专题培训3次,组织法治考试1次;二是细化责任清单。制定并印发《白河镇干部职工学法应知应会清单》,以“责任清单”的形式将法治建设各项任务细化落实到职能部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确保“学、遵、普、执”融为一体。召开党政工作、联席会议等,研究部署法治工作。2024年共召开工作部署会议2次,联席会议4次,研究研判各类重点难点问题56件次。
(二)制度规范,奠定法治建设“基本功”
一是规范合法审查。成立白河镇法制审查委员会,理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政府合同等涉法事务合法性审查机制,通过“部门初审+法律顾问审查+司法所审查”的方式构成审查闭环;二是规范决策程序。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示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合法程序,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估,形成更加专业客观的评估机制。全镇聘请1名律师作为政府常年法律顾问,为推动依法、规范、科学的行政决策“把脉问诊”;三是规范政务公开。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平台发布政府信息6条,在云南省市场监管共享服务平台办理公示485件行政许可审批结果,完成林业采伐747件审批结果公示,审批完成率100%。
(三)凝聚合力,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一是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业一证”“一事一办”,压减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数字政府创新应用,构建实体、网上、自助等涉及金融服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多形式的服务体系;二是规范执法环境。严格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今年共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1件,落实结案信息公开11起;三是提升服务效能。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供需对接,统筹司法、公安、律师服务所以及政府各部门合力,为辖区商企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2024年累计为商企提供法治体检3次、法律咨询11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次。
(四)依法履职,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
一是落实普法责任。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活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针对性开展普法,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年度学法网上考试活动,落实干部任职前法律考试制度;二是推进法治“强基”。深入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法治素养提升工作,制定干部学法清单。全年开展村“两委”班子成员实训活动16余次,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赋能法治乡村。组织完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工作、法律明白人的动态调整和培训指导工作。开设“万名党员法治素养提升课堂”、共建“巡回审判点”等,让法治“青烟”穿梭在乡村振兴的绿水青山中。
(五)多元排解,筑牢和谐稳定“防护线”
一是融合推进社会治理。打造镇级网络综合治理平台,探索“网络+网格”双网融合共治路径,将信访维稳工作职能嵌入全镇133个微网格,持续提升镇级“矛调中心”、村级“矛调工作站”运行实效,处置联动案件3件,处置率达100%、满意率达100%。今年镇村两级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7起,受理各类信访案件3件;二是切实助推“两降一升”。持续规范复议应诉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不断提升复议应诉水平。2024年无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发生。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不强,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有待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压力较大,需要转型升级,同时面临动力和活力的统一问题。社会共治和公众参与度不够,影响了法治政府建设的进程;三是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有待加快。法律体系不完善,存在法律缺失、重叠、矛盾等问题。执法规范不统一,地方政府间的执法标准和程序存在差异,导致执法效果不一致;四是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有待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的认定过程中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五是行政执法法治化水平有待提升。执法机关执法能力不足,存在制度问题和监管方式滞后。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六是法制机构及其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法制机构建设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有待提升;七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不足。
四、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确立明确的法治导向,把依法行政能力作为重要依据;二是完善政府职能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多元协同的治理格局;三是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统一执法标准和程序,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执法公正;四是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建立公众参与和专家论证机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可接受性;五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加强执法监督和问责机制,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过程公正、文明、合法;六是完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强对违法行政行为的问责,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七是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法治政府建设的效率和质量,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提升政府决策和执法的智能化水平。
中共白河镇委员会
白河镇人民政府
2025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