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pbxwtxrmzf/2025-00001
-
发布机构屏边县湾塘乡人民政府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3-06
-
时效性有效
湾塘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5年1月23日在湾塘乡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湾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王 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湾塘乡第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和各界人士的监督支持下,乡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党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较好完成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稳经济、抓发展,经济实现承压而上。全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稳步前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0.67亿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9万元,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0万元,全乡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5亿元,贷款余额1.36亿元,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发展势头持续向好。集体经济持续增收,以“促进村级增收、助力农民致富、维护基层稳定”为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并实施“盘活资源、抱团发展、入股分红、提升服务”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全乡8个村委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918.5万元。人均纯收入稳步增加。严格贯彻《屏边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全乡脱贫户及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跃升至20472.13元,同比增长9.92%。
(二)补短板、提品质,乡村振兴步履坚实。持续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贯彻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年内共消除监测对象29户105人。项目工作方面,2024年共争取衔接资金421.8万元、中信帮扶资金200万元、彩票公益性基金298万元,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76万元,完成龙潭、徐屏新村、期咪等4个旅游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在大冲、清平4个村委会安装路灯163盏。争取上海企业捐赠资金60万元,启动五家沿河、牛碑旧寨两个小组美丽乡村建设。在农房抗震改造方面。坚决压实工作责任,51户农户的农房抗震改造工程全部完成主体建设。精准开展培训,提升就业组织化程度,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期139人次,进一步扩大省外就业规模和就近就业质量提升,实现全乡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5786人,其中,省外务工1883人,申请省外务工补贴997人,发放外出务工交通补助和上海务工生活补助资金93.6万元。安排乡村公益性岗位203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99.36万元。对符合条件且有贷款意愿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的贷款需求采取应贷尽贷,2024年新增小额信贷210笔993.7万元,同时严格落实贷款风险防控和清收处置等责任,确保小额信贷逾期率不超过1%的底线。
(三)聚产业、强农业,产业实力稳步增强。耕地流出整改稳步推进,2023年、2024年国家下发图斑涉及永久基本农田流出1598.69亩,已整改961.25亩。粮食种植方面,全乡粮食生产持续稳健发展,种植面积2.6万余亩,其中,水稻种植7168亩,玉米种植8374亩,大豆种植3587亩,薯类作物种植3998亩,油料作物种植63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得到成功实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径。共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68.06万元,旱地优质稻种植补贴9.02万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1.69万元。在农用物资保障方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积极调进化肥2000余吨、农药50余吨、农膜12余吨,确保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充足供应。畜牧业发展方面,全乡生猪存栏12585头,累计出栏4338头,牛存栏2754头,累计出栏68头,家禽存笼127562羽,累计出笼75825羽,有效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严格按照“三苗两点”法,对养殖场和散养户实施强制免疫,截至目前,已累计免疫易感动物13600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累计免疫12800头,高致病性禽流感累计免疫55200羽,基点内重点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保障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四)办实事、保民生,民生福祉持续完善。聚焦企业需求,建立健全企业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全年开展政企沟通座谈会2次、登门讲解政策60余次。深入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与临时救助,确保高龄津贴及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发放到位,持续开展“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有效增强群众幸福感。全年发放低保金315.25万元,特困供养金21.88万元,临时救助金9.45万元,高龄津贴14.57万元,孤儿保障补贴2.69万元。同时,全面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完成生育服务登记31对,发放二孩、三孩生育及育儿补助共计8.96万元。全年参加医疗保险11743人,缴费率96.2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6253人,缴费率103.48%。高度重视特殊人群保障,全年新办理残疾人证19人,残疾等级变更16人,新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2人,2024年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1.51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7.16万元。稳步推进农村居民住房保险收缴工作,2024年共缴纳农房保险2449户,保费5664元,有效提升农村抗灾能力。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乡共有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个36人,2024年累计签约9329人,慢性病患者签约率达100%。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助下,争取到救护车1辆,提升湾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做到806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义务教育有保障”。“雨露计划”发放补助52.3万元,对39名不稳定学生进行劝返,为2名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零”辍学的目标。湾塘中心学校成功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并荣获2024年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高度评价。在促进学生视力健康、守护孩子无忧“视”界方面成效显著,作为典型案例在云南红河发布。
(五)激活力、优环境,绿水青山愈显魅力。全面深化林长制,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多级联动的林长制工作体系。开展定期巡林,乡、村、组三级林长全年巡林350余次,125名专业护林员全年巡林超1.45万次,有效发现并解决11个问题。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并实施森林抚育3150亩,草原改良158亩,完成18164亩退耕还林及193.7亩退耕还草的落地上图工作,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06.56万元,草原生态补贴30.8万元、护林员岗位工资100万元。完成上级下发的33个疑似图斑核查工作和5168个林草湿荒图斑的调查工作。聚焦南溪河、白寨河、四岔河等关键水域,深入实施河湖“清四乱”与“河长清河行动”,乡、村两级河长亲自挂帅,对全乡10条主要河流及1座水库进行细致排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放、非法采砂、河道侵占等行为。开展“清四乱”排查整治50余次,下发违法行为通知书3份,组织乡、村干部职工480余人次,对重点河段进行12次“河长清河行动”,清理垃圾10余吨。严格执行河长巡河制度,乡级河长巡河140次,村级河长巡河863次,乡、村两级河长巡河率均超100%。
(六)防风险、抓治理,安全稳定不断提升。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强化队伍建设,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加强综合执法能力。认真贯彻落实“1262”响应联动机制,汛期组织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转移群众23次800余人次,发放大米74袋、棉被37床,全力保障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与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强化防范措施,全面排查整治隐患。对消防、燃气、烟花爆竹、危化品、建筑、水电、企业及学校等领域开展检查20余次,发现并整改一般隐患30项,重大隐患2项已报请县政府挂牌督办并完成整改。积极用好《屏边县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起底”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进一步压实网格化管理排查工作,以婚恋、邻里、土地纠纷为重点,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深入排查,重点关注热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共梳理出66件矛盾纠纷,精准施策,有效将问题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年化解成功率达98.5%,平安建设考核连续两年获全县第一,有力维护了全乡的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特殊群体服务管理,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坚持“底数清晰、情况明了、服务到位、控制有力、管理严格、确保无事”的原则,对特殊群体全面实施“一人一册”精准包保管控,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水平,为全乡平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力做好道路交通“减量控大”工作。大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宣传、大排查活动,开展道路交通劝导50余次,检查车辆13000余辆,查处未佩戴头盔1004起、未系安全带550起、酒驾醉驾4起,以及其他违法行为283起,教育驾驶人员3000余人次,全年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七)抓作风、强队伍,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切实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研究制定《湾塘乡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议事决策程序,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坚决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组织班子成员和站所干部进行集中案例学习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廉政意识和纪律意识,不断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此外,全年办理党代表、人大代表意见建议64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国家安全、审计、外事、民族宗教、市场主体倍增、机关事务、红十字会、地震、气象、工青妇、儿童、科协等工作稳步推进。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也是乡人大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湾塘乡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全乡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湾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过往皆为序章,征程不容懈怠。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在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财税增长动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争取上级财政支持面临重重困难。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规模有限,缺乏强有力的支柱产业支撑。三是配套设施尚不完善,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四是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安全生产防范任务依然繁重,一些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五是民生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群众的一些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对此,我们一定勇于面对、敢于担当,以更强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乡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二、2025年发展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也是推进湾塘乡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乡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增强信心底气,抢抓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鼓足干劲、勇于作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原则,紧扣省州县政策及投资导向,依托“百年滇越铁路”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滇越铁路人字桥景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南溪河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湾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谋划包装项目,年内包装20个以上重大项目纳入“十五五”规划,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湾塘,推动美丽湾塘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2025年,积极争取云南烟草专项资金投入人字桥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积极争取上海资金和中信资金开展3个以上和美乡村建设,积极争取衔接资金和彩票公益金支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文旅产业全方位融合,为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全面升级、乡村环境全面优化、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提供有力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方位、多领域、多渠道开展招商,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认真贯彻落实王宁书记在云南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要求,因地制宜招“小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
(二)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新支撑”。2025年是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评估年,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盯短板弱项,多措并举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对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教育医疗保障等关键指标逐一核实,详细排查兜底保障、产业帮扶、小额信贷帮扶、就业帮扶等政策的落实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详细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确保问题及时清零。扎实抓好抗震安居和避险搬迁安置项目,进一步巩固住房安全;开展“万吨水泥进乡村”建设行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展现乡村新风貌。持续推进人字桥建设后期收尾工程,抓紧组建农文旅发展专业合作社,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态布局,力争人字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推动形成以人字桥景区为龙头,以白寨大桥、沿溪村、乡集镇为节点的全域旅游线路,带动全乡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增收的支撑带动作用,加大对荔枝、芒果等特色产业培训力度,健全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带动低收入人口增收能力。鼓励脱贫人口申请小额信贷、创业贷款,通过发展壮大产业、创业促进增收,推广“组织就业+公益性岗位”模式,推动稳岗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农村低收入“零就业户”家庭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力争工资性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三)全力改善民生福祉,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及“雨露计划”政策,依法推进控辍保学,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100%。进一步推动湾塘中心校提质改造及毛家小学宿舍楼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湾塘教育基础设施水平。开展困难家庭排查救助工作,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救助及时,稳步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补贴保障水平。夯实稳就业基础,落实好就业创业扶持贷款、职业技能培训等惠民政策,加强两后生、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收缴工作,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做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工作,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切实把关爱服务行动落在实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扎实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移风易俗新风气宣传力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构筑生态保护屏障,筑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底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南溪河人字桥至湾塘集镇河道治理工程,强化蓄水防洪、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生态绿化等功能,坚决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营造山绿、水清、景美生态画卷。严格执行“林长制”,加大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力度,依法从严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强化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组织并实施各类林草项目,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有效防控森林病虫害,确保护林防火与公益林管护工作扎实到位。
(五)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狠抓粮食安全,持续加大耕地流出整改力度,对尚未完成整改的583亩永农流出地块,进一步细化整改措施,全力以赴推动耕地流出问题“存量清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深入开展缉枪治爆、反恐怖、反邪教、普法等工作,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完善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六大攻坚行动,围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建筑施工、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重大安全风险大排查和安全生产大督查行动,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认真贯彻落实“1262”叫应机制,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消防救援、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名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主体工程。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五型”政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永葆忠诚本色。始终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作为实现全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统揽全局工作目标不动摇。融入“创新”特色。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主动适应新形势下乡镇工作特点和人民群众需要,与时俱进,推动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转换,不断分析新形势、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开辟政府工作新局面。擦亮“担当”本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把落实作为最有效的担当。彰显“服务”亮色。推进民生服务,干部下基层、入村组,了解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为民办好实事、解好难题。夯实“过硬”成色。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三大准则,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自觉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确保政府作风建设永远走在路上。
各位代表!奋进新时代时不我待,开启新征程只争朝夕,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践行“三法三化”,以“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工作要求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在发展速度上争先进位,在发展质量上扛旗夺冠,在发展氛围上展现新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湾塘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