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pbxxxzrmzf/2025-00003
-
发布机构屏边县新现镇人民政府
-
文号新政发〔2025〕3号
-
发布日期2025-02-28
-
时效性有效
新现镇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建设大发展、强落实的关键之年,新现镇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着力推进法治新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新现镇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焦旗帜引领,厚植法治思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召开党委会、班子例会等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2024年,通过党委会、工作例会等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15次。并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下发了《新现镇2024年度“法治建设成效考核”指标考评细则》,进一步明确法治建设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班子成员、各科室,精心组织实施。二是狠抓理论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镇党委带头坚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导班子周例会、干部职工大会会前学法等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12次,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法治意识。三是推进依法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及重大法律事务的处理。2024年,镇法律顾问、法律专业人员共参与合同审查5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20余次,代理诉讼案件1件,有效提高了政府依法决策效率。
(二)聚焦依法行政,增强行政效率和公信力。一是优化办事流程,健全服务体系。积极推行一体化极简审批和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开设个体工商开办“一窗通”窗口,推行“一人一次一站式”办理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4年组织镇、村两级专业人员参与服务能力培训2次,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大厅1个,公共法律服务站12个,发放“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机器人12台,村级法律顾问配备达100%,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办理非诉讼代理案件13件,代写法律文书18件,解答法律咨询120人次。并充分发挥连接立法机关与基层的桥梁作用及立法语言的转换助推作用,收集和反馈群众的立法建议意见9条,协助县人大关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乡风文明促进条例》的制定,在洗马塘村委会开展调研座谈2次,有效发挥了基层立法作用。二是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通过县人民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项目建设、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信息6条,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紧扣中心工作,规范行政执法。结合我镇实际,主动承接县级下放行政执法职权89项,制定了《新现镇行政执法(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清单》111项。坚持每月针对辖区内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加油站等重点领域行业场所、重点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服务,实现执法监管全覆盖,严打整治治安和损害营商环境等违法行为。2024年,共派出安全督导检查组105个,督导服务企业620家次,组织综合行政执法队5人及持有行政执法证的35人参加各类行政执法业务培训8次。
(三)聚焦法治为民,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结合新现镇实际,制定专项应急预案13个,实现镇级和12个村委会全覆盖。强化物资储备,储备帐篷、大衣、发电机等应急物资460件(套)。建立了分级响应机制,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2024年,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应急防御联合演练1次,有效提高了公众主动避灾避险的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水塘、底咪、座斗3个村配备法治副村长3名,在底咪、新现、水塘3个村配备驻村辅警3名,为8个村委会配备基层治理专干,并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设立各级网格员615个,实现镇村组全覆盖,将基层治理工作落实到“末梢”。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24年,共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18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37件,累计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1个,州级民主法治村5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三是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将日常普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新现镇法治文化广场、各村委会、司法所外墙、洗马塘村桥头寨小组打造了法治文化长廊,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警句、典故等方式开展法治宣传。2024年,共组织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火、“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规及典型事(案)例集中宣传20余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6000余份,悬挂普法宣传标语38条,并充分利用“双语普法”专用U盘,宣传到各村小组,实现全镇法治宣传全覆盖。
二、工作特色和亮点
(一)健全“一站式”人民调解,助力法治政府建设。新现镇以镇平安法治办、政务服务大厅、派出所、司法所为载体,建成集矛盾调解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治理平台,通过构建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处“1+N”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镇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镇村两级201人民调解员作用,把服务群众作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及时有效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大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助力新现镇法治政府建设。
(二)与法同行,党建引领构建法治乡村新格局。新现镇积极整合镇村资源力量,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探索建立了以“一网覆盖、两制共推、三员联动、四治融合”的洗马塘村桥头寨小组的“党建+治理”工作模式,强化村庄管理,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文明村规民约普遍形成,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乡村法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法律服务触手可及,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缺乏一定的创新和特色亮点。二是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待提高,执法知识掌握不全、执法依据应用不到位。三是法治宣传教育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载体还不够鲜活,个别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缺乏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思想。
四、2025年度主要安排
(一)在法治思维能力上再深入。紧抓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懂法尊法,加强对镇村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法治培训,将理论与业务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在行政执法水平上再提升。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三)在化解纠纷力度上再突破。充分发挥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作用,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衔接机制,主动作为,对已出现的矛盾点重点关注、积极化解,更注重事前预防,认真细致排查化解相关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
(四)在普法宣传力度上再加强。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打造“多形式、多渠道、多维度”的大普法宣传格局,用好新现镇“北大门之声”平台,使法治教育覆盖更多人群,增强普法依法治理的实效性,助力新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