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信息公开
  • 索引号
    000014348/2019-00162
  • 发布机构
    屏边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1-28
  • 时效性
    有效

屏边县财政局关于林业局枇杷苗培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公开

  2018年12月4日至20日,县财政局委托蒙自瀛洲会计师事务所对“林业局枇杷苗培育项目资金”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现将项目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为培植枇杷产业,建设县委县政府“十百千工程”,增加农民收入,结合屏边县实际, 2017年在新现镇培育40亩30万株枇杷苗,苗木规格为地径0.6厘米以上、苗高20厘米以上,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枇杷嫁接容器苗,为全县枇杷种植提供苗木保证。

  2017年度财政批复枇杷苗培育专项经费200万元。枇杷苗培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苗圃地选择、嫁接、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日常管理工作。

  (二)绩效目标

  项目绩效总目标: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特色枇杷种植产业。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项目绩效阶段目标:培育40亩30万株地径0.6厘米以上、苗高20厘米以上、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枇杷苗,提供给屏边县贫困户种植,建设成规模化、规范化的特色枇杷种植产业。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二、绩效自评报告情况

  项目责任单位本次绩效评价自评得分98分,结果为“优”。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根据2017年5月9日屏边苗族自治县扶贫办领导小组《关于对屏边县2017年度整合财政涉农专项产业发展资金的批复》(屏贫开发[2017]8号)文件、2017年5月12日《屏边苗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财政涉农专项产业发展资金的通行》(屏财发[2017]57号)文件,此次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00万元。该笔资金由县财政局下达,用于林业局枇杷苗培育。

  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记账凭证及其附件,我们对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统计,屏边县林业局于2017年5月24日收到拨款资金200万元(屏财发[2017]57号文件),资金已全部到位。资金到位率为100%,资金到位及时率100%

  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根据财政批复,本项目专项资金预算200万元,项目经费支出200万元,完成预算金额的100%。项目经费各项支出均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主要用于:枇杷砧木苗购置款、育苗培育地租费、苗木培育化肥款、病虫害防治农药款、嫁接专用营养袋款、嫁接人工费、除草、上车等人工管理费。支出明细如下:

  (1)枇杷实生苗款1,200,000.00元;

  (2)育苗地租费80,000.00元;

  (3)农药款110,000.00元;

  (4)化肥款150,000.00元;

  (5)营养袋款100,000.00元;

  (6)人工费360,000.00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已形成完整的支付流程(开支内容→凭证→经办人签字→审核→审批→支付)。

  会计核算方面,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记账、列报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不存在虚列支出等情况。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1.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屏边县林业局枇杷苗培育专项资金项目,由屏边县林业局种苗站负责具体实施。屏边县林业局成立了枇杷苗培育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副局长担任组长,种苗站、局办公室、财务股的负责人为成员。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单项工作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种苗站负责处理日常具体业务工作。工作的层层布处及时到位,保障了苗木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为了降低成本、保证种苗按质按时出圃,屏边县林业局通过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由县种苗站具体负责枇杷种苗培育技术工作,与屏边县万盛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仇永万)签定施工合同,明确了培育标准及相关要求。屏边县万盛苗木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仇永万)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县种苗站还全年安排2名育苗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全程监督、检查和指导枇杷苗嫁接、施肥、除草、浇水、除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

  项目实施过程中县种苗站定期对枇杷苗木进行调查,调查方法是在苗圃地里随机设置样地(样地面积1平方米),调查样地里所有苗木的地径和高度并分样地号记录,根据调查数据算出样地的苗木平均总数量、合格苗木平均数量、不合格苗木平均数量,分别用这些数字乘以苗圃地净面积算出枇杷苗圃地里苗木总数量、合格苗木总数量、不合格苗木总数量。保证了出圃苗木时全部为合格苗木,苗木验收合格出圃时,县种苗站严格把关,不合格的苗木一律不出圃。每发放一次苗木都有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监督,并由供苗方和需苗方共同签定《苗木发放清单》,根据《苗木发放清单》统计所发苗木数量,最后按所发苗木数量支付苗款,保证了苗款支付的合理性。

  屏边种苗站检验苗圃地使用总面积40亩,枇杷苗地净面积19.2亩,整片枇杷苗圃地枇杷实生苗总数400000株,嫁接成活苗358580株,合格苗木数332967株,不合格苗苗木株数为25613株。计划嫁接成活率70%,实际嫁接成活率89.7%;计划嫁接苗出圃率60%,实际嫁接苗出圃率92.9%;计划苗木损耗率为10%,实际苗木损耗率为7.1%。2017年7月经县种苗站检验合格后,已对全县枇杷造林户进行苗木发放,共发放苗木310683株,种植户1200户,其中:贫困户900户农户,种植枇杷面积0.75万亩。与实施方案中的要求对比后,所有产出数理、质量、成本、时效超出了枇杷培育实施方案中的标准要求。

  (三)项目绩效情况分析

  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根据年初财政批复,本项目专项资金预算200万元,项目资金支出200万元,主要用于:枇杷砧木苗购置款、育苗培育地租费、苗木培育化肥款、病虫害防治农药款、嫁接专用营养袋款、嫁接人工费、除草、上车等人工管理费。财务核算规范、清晰、没有其他间接费用列支情况,均用于苗木培育成本上。项目经费各项支出均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

  (1)项目的实施进度。

  林业局于2017年7月对全县枇杷造林户进行苗木发放,在计划时间内按质按量提前完成了枇杷培育、种植工作。

  (2)项目完成质量。

  310683株枇杷苗已按地径0.6厘米以上、苗高20厘米以上、且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标准发放,所涉乡镇苗木发放名册签均有农户签章。实施调查问卷过程中亲自走进村庄调查,农民群众对此次发放的苗木质量非常满意,反馈苗木成活率均在80%-90%之间。

  3. 项目的效益性分析

  (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项目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所有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改善贫困户群众的经济状况。通行7千多亩310683株枇杷苗种植,4年后每亩产量达800公斤,每公斤16元,产值突破亿元。加快了屏边县枇杷基地建设,推动枇杷种植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为当地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枇杷苗木种植,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林业健康发展。

  增加了群众就业范围、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苗木种植后除草、施肥、拉枝、矮化、病虫害防治等3年以上人工管理,及后期枇杷挂果、采摘等,带动就业问题,同时相关的技术培训提升了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据拟定的《屏边县林业局枇杷苗培育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们收集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实地了解情况,对屏边县林业局枇杷苗培育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评价范围包括:项目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及时率、项目组织管理情况、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项目管理规范性、项目质量可控性、档案管理规范性、资金管理制度健全性、资金使用合规性、会计核算规范性、财务监控有效性、资金使用率、工作完成情况(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产出成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社会公众满意度。

  该项目资金已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在育苗培育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主导作用,即保障了苗木按质按时产出,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道路做铺垫。

  对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项目单位提供的材料,我所对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进行量化打分,得分为93分,评价结果为“良”。主要扣分点为:未编制填报绩效目标申报表;未签订目标责任书;经对项目实施效果向社会公众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部分有扣分。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为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合理运用,根据此次评价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在目标任务明确、细化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任务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

  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 目标设定工作欠缺。屏边县林业局未编制填报绩效目标申报表,无法评价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和绩效指标的明确性。

  2.经对项目实施效果向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目前种植出来的枇杷苗出现开叉结包现象,需要专业技术指导。

  3. 未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二)建议

  1. 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

  建议屏边县林业局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填报绩效目标申报表,分别设定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的设定应符合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的要求;绩效指标是绩效目标的细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

  2. 建议尽快委派专业人员帮助解决农民群众的开叉结包苗问题。

  3. 建议对项目签订专项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逐级管理项目可控质量,确保任务职责到位。

  4.枇杷种植后应加强除草、施肥、拉枝、矮化、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最少应管理3年以上。为保证项目实施的连续性,建议继续加强扶持工作,加大技术培训,使林农掌握枇杷种植管理技术,尽快脱贫致富。

  屏边县财政局

  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