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部门信息公开
  • 索引号
    000014348/2023-02569
  • 发布机构
    屏边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11-17
  • 时效性
    有效

屏边县贯彻落实2023年红河州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完善产业链条,拓宽经营净收入渠道

  1.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2023年上级共下达屏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0.71万亩,正在有序推进。

  2.农业机械化推广情况。截至2023年11月1日,共录入云南省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申请补贴326.61万元,兑付资金57.099万元,兑付农户246户。

  3.农业市场主体情况。截至2023年10月23日,我县今年净增农业企业158户,完成县级任务数的131.67%,完成州级任务数的200.05%。全县农业企业533户,净增加158户,农业龙头企业23户,净增加2户。

  4.招商引资情况。聚焦“林、果、药、水、旅、石”等重点产业,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上半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9个,协议投资额25.48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4.4亿元。

  5.文旅融合情况。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陶琼莉采取“公司+传承基地+绣娘”的发展模式,开展刺绣培训班,引领少数民族妇女参加刺绣合作社,实现少数民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于2023年9月21日至23日组织绣莉丰乡民族刺绣企业到元阳哈尼小镇参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红河季”文化旅游节活动现场展示,将民族刺绣作为群众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

  6.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情况。2023年我县获省科技厅批准科技特派员12人(企业8人,农科局4人),三区人才9人(农科局)。

  7.重点农业产业情况。屏边县2023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73万亩,产量6.38万吨,油料播种面积0.58万亩。

  8.食品工业情况。2023年2023年1-9月,屏边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4.78亿元,同比增长9.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497.4 万元,增幅为19.5%。

  9.退耕还林及林地要素保障情况。一是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截至目前,完成补植补造1960亩,兑现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5.49万元,2019年度第三批补助资金1021.17万元,积极准备2014-2018年度延长期及兑现工作,待公示、造册后及时进行资金兑现。

  (二)不断拓展就业途径,稳定提升工资性收入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截至10月,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508人,其中转移到省外就业15953人。共举办引导性培训、农艺工、家政服务员、电工荔枝种植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163期,参训农村居民15742人次,其中技能培训5286人次。

  2.以工代赈情况。积极指导和配合好各乡镇包装谋划以工代赈项目,按照“务工是手段、赈济是目的”“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带着就业走”的原则,谋划储备和遴选一批以工代赈项目,认真做好前置性审查,科学合理编制建议计划,切实发挥好以工代赈资金带动农村群众就业增收的功能作用。

  3.护林员情况。全县共有生态护林员1193名,对选聘生态护林员按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管理,督促各乡镇对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进行及时更新,严格流程,抽查生态护林员860人次。

  (三)盘活农村资源资产,逐渐增加财产净收入

  一是坚持组织引领,强化责任落实。制定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机制,成立一个领导小组、一个项目组、一个联系指导组“三个一”组织机构,建立“每月一调度、每月一督导、每月一研判、每季一观摩”的“四个一”工作机制,三级联动把责任压实到“基层末梢”。夯实堡垒强基础,回引吸纳311名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建立167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薪火库”,抓住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推行契机,持续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及时把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人才调整进入村“两委”班子,推动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提升。今年以来,调整村干部48名,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加快项目实施,补齐增收短板。推行“抱团发展、整体打包、资产租赁”的方式,争取中央或省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级统筹200万元,确定24个村作为2022年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村,统一实施文旅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按照每个村入股资金比例,每年可获得7%的分红。建立每月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吊顶、外墙粉刷、室内腻子粉粉刷等工程,铺设完成四楼、五楼木质地板,正在铺设三楼地板,已定制内软装修设备。项目建成后,预计项目每年净收益可达到168万元,可产生30余个就业岗位用于安置项目村就业困难人员,每个岗位年收入可达3.5万元。三是争取项目资金,增强发展后劲。通过县级评审、州级复审、省级复核筛选等程序,不断完善屏边县2023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争取省级补助500万元,用于建设屏边县民族医药科技园清洗、分拣、烘烤车间一栋,目前该项目主体框架结构已全部完工。项目建成以后,可推动全县16400余户农户34.72万亩中药材提质增效;带动全县1100余户农户新增种植中药材1万亩以上,每户年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增加稳定收入岗位200余个,每户年收入增加3万元以上。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修改完善《屏边县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各村可提取不高于70%的累计收益资金用于再发展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让集体资金躺在账户里“睡大觉”。制定下发《屏边县村级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办法(试行)》,创新设立“增量奖”和“突破奖”(增量奖:各村每年自主经营性收益达3万元以上的,可提取一定比例自主经营性收益作为村(社区)干部绩效奖励金;“突破奖”:各村自主经营性收益突破5万元以上的,还可再领取2000- -5000元奖励金),牢固树立“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的鲜明导向。五是创新增收办法,拓宽增收渠道。发挥职务与职级的激励作用,从县属部门择优选调9名政治素质好、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到乡镇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专职负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督促指导村(社区)紧盯“今年年底全县80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实施方案80份。推广运用好强村“十法”中的“三产融合法”“飞地经 济法”“服务创收法”等六种方法,并大胆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创新推出“资产联营法”,有效利用现有国有资产,推行“党组织+国有资产+乡投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落地乡镇的县属国有闲置资产产权下划各乡镇乡投公司,并联合村集体成立的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经营,盈利按照合作社、公司、社员、村集体固定比例进行分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全县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157.16万元。今年年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预计可达1082万元,同比2022年增长83.5%,8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