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3-01506
-
发布机构屏边县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8-17
-
时效性有效
屏边县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报告
监督索引号53252303100011000
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一次会议材料(七)
关于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
——2023年7月31日在屏边苗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屏边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王周林县长的委托,向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关于屏边县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2年地方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县财政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1234”工作思路,积极发挥财政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兜牢兜实 “三保”底线,以更加有效的措施积极组织收入,合理安排支出,圆满地完成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收支预期目标,全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676万元,同比增长3.01%,增收546万元,为年初预算18674万元的100.01 %,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93万元,同比下降1.9%,减收172万元;非税收入完成9583万元,同比增长8.1%,增收718万元。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一是税收收入。增值税完成5170万元,同比下降8.7%,减收495万元;企业所得税513万元,同比增长116.5%,增收276万元;个人所得税105万元,同比增长84.2%,增收48万元;资源税113万元,同比下降49.1%,减收109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561万元,同比增长2.2%,增收12万元;房产税221万元,同比下降17.2%,减收46万元;印花税193万元,同比增长47.3%,增收62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121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土地增值税377万元,同比下降43.2%,减收287万元;车船税285万元,同比增长12.2%,增收31万元;耕地占用税392万元,同比增长444.4%,增收320万元;契税811万元,同比下降3.9%,减收33万元;烟叶税187万元,同比增长33.6%,增收47万元;环境保护税44万元,同比增长4.8%,增收2万元。二是非税收入。专项收入595万元,同比增长26.1%,增收123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597万元,同比下降21.8%,减收1005万元;罚没收入1519万元,同比增长138.5%,增收882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709万元,同比增长25.3%,增收749万元;捐赠收入22万元,同比下降56%,减收28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74万元,同比增长12.1%,增收8万元;其他收入67万元,同比下降14.1%,减收11万元。
2022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4490万元,同比增长4.6%,增支7717万元,为年初预算171776万元的101.6%。
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5725万元,同比增长6.5%,增支959万元;国防支出完成291万元,同比下降11.3%,减支3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完成5597万元,同比增长25.5%,增支1138万元;教育支出完成30509万元,同比增长15.1%,增支400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完成356万元,同比增长4.7%,增支16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612万元,同比下降19.4%,减支38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6864万元,同比增长8.7%,增支2157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完成13374万元,同比下降0.01%,减支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完成4005万元,同比增长97.2%,增支197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完成4889万元,同比下降79.6%,减支19038万元;农林水支出完成48124万元,同比增长19.5%,增支785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完成6028万元,同比增长1.8%,增支10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完成2735万元,同比增长3595.9%,增支2661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完成752万元,同比增长251.4%,增支538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完成2969万元,同比增长161.8%,增支183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完成7799万元,同比增长60.3%,增支293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完成205万元,同比增长40.4%,增支59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037万元,同比增长65.1%,增支409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完成1593万元,同比增长48.3%,增支519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1万元,同比增长37.5%,增支3万元。
动用预备费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经县人民政府研究提请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动用2022年预备费18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6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全年收入总计201740万元。其中: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6339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037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3635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7944万),上年结余(指定用途)7179万元,调入资金210万元,政府债券转贷收入9100万元(全部为置换债券),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6万元;全县全年支出总计189102万元。其中: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4490万元,上解支出389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9880万元(用于置换或偿还政府债务),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4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2638万元,全部为指定专项用途结转下年的支出。
2.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分析情况
从2022年决算数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各项人员刚性增支全力保障,圆满完成州级下达及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收支增长3%的预期目标。
收入增减的主要原因:一是税收收入方面。积极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退税金额及向上级调库金额,均直接冲减我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受此影响,税收收入同比下降。二是非税收入方面。主要是通过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较上年大幅增长,以及罚没收入同比增加。增减相抵后,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支出增减的主要原因:一是积极落实各项保民生政策,教育、住房保障、农林水、节能环保等支出科目实现大幅增长。二是落实增加基本工资、绩效等政策,形成部分支出科目增加。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上对下转移支付补助增加形成支出增长。
(二)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7647万元,同比增长69.6%,增收3139万元,为年初预算8078万元的94.7%。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6374万元,同比增长462.3%,增支29905万元,为年初预算11484万元的316.7%。
增收的主要原因:土地指标收益缴入形成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大幅增加,同时,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等一次性收入较去年有所增加,政府性基金收入较上年大幅增加。
增支的主要原因:通过积极向上争取,2022年上级下达的专项债券项目比去年大幅增加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安排的支出,大幅拉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
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全年收入总计37516万元。其中: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64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13万元,上年滚存结余145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新增专项债券)26800万元;全县全年支出总计36460万元。其中: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37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上级支出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1056万元。年终结余资金均为指定用途结转下年的支出。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978万元,同比增长5.9%,增收896万元,为年初预算15290万元的104.5%。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3824万元,同比增长3%,增支397万元,为年初预算14619万元的95.2%。
增收的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标准提高;二是财政补助收入增加。
增支的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标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退休人员养老金支出标准提高及退休人数增加;二是清算2014—2022年在职死亡人员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中人”死亡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导致支出增大。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全年收入总计30441万元,其中: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5978万元,上年年末滚存结余收入14463万元;全县全年支出总计13824万元。其中: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3824万元。收支相抵,社保基金预算本年结余215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6617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10万元,同比增长10.5%,增收20万元,为年初预算210万元的100%。
2022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15万元,同比增长13.2%,增支25万元,为年初预算215万元的100%。其中:210万元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万元为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
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情况:全县全年收入总计219万元。其中,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1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万元;全县全年支出总计215万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为4万元,均为指定用途结转的支出。
(五)与州级资金结算情况
2022年,州财政应补助县财政资金合计167956万元。减去县财政应上解州财政资金合计3892万元,州财政应净补助县财政资金164064万元。再减州财政实际已拨付县财政资金155042万元后,最终结算州财政欠县财政往来库款资金9022万元。
(六)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9085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5656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5200万元。
2022年,全县新增政府债务(政府专项债券)26800万元。
2022年,全县政府债务余额决算数为8227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47078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5200万元。均在法定的政府债务限额以内。
以上情况详见附表:屏边苗族自治县2022年财政决算表。
二、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根据有关规定,在与州级结算后,特向大会说明如下事项:
(一)一般公共预算有关情况说明
1.上级补助收入变动情况。与年初向县人代会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上级补助收入由167703万元减少到166339万元,减少1364万元。一是返还性收入由1396万元增加到2037万元,增加641万元。主要原因是根据省级分享税收增收留用以奖代补政策,我县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耕地占用税上划省级部分超过2020年基数,形成增收留用。二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由139534万元减少到136358万元,减少3176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值税留抵退税及其他退税减税降费按照实际退税金额清算,多下达部分在年终结算时统一扣减;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口径调整减少。三是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由26773万元增加到27944万元,增加1171万元,主要原因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口径调整增加。
2.全县支出总计变动情况。与年初向县人代会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全县支出总计由203104万元减少到201740万元,减少1364万元,主要原因是与州级结算后,一是上解上级支出由5422万元减少到3892万元,减少1530万元,主要是其他上解支出减少。二是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由2万元增加到840万元,增加了838万元,主要原因是净结余增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章六十六条“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只能用于冲减赤字或者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云南省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第五条“一般公共预算的结余资金应当用于设置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定,2022我县超收收入2万元、净结余838万元,用于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结转下年的支出变动情况。与年初向县人代会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结转下年的支出由13310万元减少到12638万元,减少672万元,主要原因是年终结算期间正常调整。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有关情况说明
与年初向县人代会报告的预算执行数相比,全县社保基金预算收入由15568万元增加到15978万元,增收410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由12563万元增加到13824万元,增收117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由2915万元减少到2154万元,减少76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由17377万元减少到16617万元,减少760万元。主要原因是年初向县人代会报告的预算执行数为2022年1至11月数据,决算数为2022年全年数据。
(三)其他情况说明
本次报告的决算数据均为截至目前州级认定并反馈的数据,但州财政最终决算文件尚未下达县财政,若州财政最终下达数据有所变动,再另行报告。
三、2022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抓好重点促进增收。在努力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影响、税源单一、财政支出需求迅猛增长、大力实施减税退税降费等巨大压力下,充分发挥财政牵头协调作用,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收入增长3%的预期目标。一是抓好重点税源管理。加大对天然虾青素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民族医药科技园等重点税源项目的培育,加强资金保障,推动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服务措施,夯实税源基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工程的管理和服务,确保收入全额按期入库。二是抓好日常税收征收。认真应对各种减收因素,加强部门间协作,加大协税办税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克服减收因素的影响,确保应收尽收。三是抓好非税收入管理。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加大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应缴尽缴。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资金重点保障。一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落实防控要求,加强资金保障,共安排专项资金1313.9万元,牢牢守住疫情防控防线,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二是惠农惠民补贴政策落实有力。深入推进“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全县“一卡通”平台发放项目上线率在全州率先达100%,通过平台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惠农惠民补贴资金直达受益农户,全年上线补贴项目40个,直接发放补贴资金6595.98万元。三是教育投入有力有效。全县教育支出30509万元,同比增长15.1%。拨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484.79万元,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362.29万元,营养改善计划1557.6万元,校舍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资金1955万元,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60.93万元,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1523万元,州民族高级中学办学经费补助资金1700万元。四是社保投入持续加大。投入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6052.5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2803.76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8432.05万元,就业补助1076.02万元,公共卫生及基本药物制度改革1361.3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3302.68万元。五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入专项债券项目资金26800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219万元,公路建设资金3839万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2895万元等资金,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六是政法经费保障有力。投入政法部门办案业务费、装备费、安保维稳、反恐、禁毒、扫黑除恶、普法依法治县等政法经费5597万元,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七是助力农村公益设施改善。积极向上争取彩票公益金,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室)建设、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城乡医疗救助、乡村学校少年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等项目82个,金额为1449万元。八是加大文化科技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文化专项资金557万元;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安排科技专项资金218.7万元。
(三)加强涉农资金投入,助力衔接乡村振兴。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2814.34万元,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30014.34万元,其中,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资金投入占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比例分别为55.6%、36.3%、8.1%。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投入2800万元,其中,产业发展类项目、沪滇劳务协作项目分别占资金总额的93.2%、6.8%。二是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涉农资金支出财务联审,加强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确保全县财政涉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加快支出进度。采取有力措施,实行按月通报,优先保障库款,加强联审服务,加快资金支付,全县衔接资金支付进度始终保持全州前列,有效发挥资金效益。
(四)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一是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及时分配下达财政直达资金,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资金直达项目,直接惠企利民。全年上级下达财政直达资金76740.62万元,各类直达资金共分配76740.62万元,分配进度为100%,累计支出72252.82万元,支出进度为94.2%。二是落实好创业担保政策。做好国家创业担保贷款和云南省“贷免扶补”创业小额扶持贷款贴息拨付等工作,全年发放创业扶持贷款9384.5万元,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奖补资金2421.95万元。三是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和留抵退税政策,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年减税降费11844.99万元。四是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紧扣全县重点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全年举办金融知识讲座2次,开展“政银企”对接会8次,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际问题。五是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全面贯彻执行预留采购份额,面向中小微企业采购,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参与门槛,助力小微企业更快恢复发展。六是兑现奖补资金增活力。兑现2021年稳增长促发展县级奖补资金283万元。
(五)加大财政改革力度,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一是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深入。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体系,创新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编审,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确保资金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二是预算单位财务联审成效明显。突出审核重点,不断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大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开展联审2877次,联审金额为216104.81万元,对联审不符合经济支出的事项按规定退回942次,金额为33268.15万元。三是扎实开展预算单位往来款项清理。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激励干部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四是“一卡通”专项治理成效明显。按照“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一个群众一张卡、全程监督一张网”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成效评估在全州排名靠前。五是扎实做好预算及执行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健全预算审查批准机制,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约束,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六是常态化开展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通过县人民政府网站设立专栏,集中公开全县财政总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部门预决算,预算绩效管理等信息,公开率达100%。七是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深入推进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电子化改革,从严审批预算单位开设账户。
(六)聚焦重点抓好改革,国企转型提质增效。2022年,创探索构建“1144”工作新格局,助推国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苗岭集团实现总收入、总资产等大幅增长。组建“一专班”聚能量。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班长的县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工作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抓、带着干,适时召开专班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存在的重点问题,上下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构建“一机制”严责任。创新举措和思路,制定县属国有企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试行)和苗岭集团“四办法一规定”,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签订目标责任书,督促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明确“四目标”增压力。分析研究并制定苗岭集团三年内四项核心发展目标,并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开列清单、加压奋进。强化“四举措”促成效。整合资源要素,推进实体化经营;注重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谋划项目包装,不断扩大融资规模;持续深化改革,引进外力助推发展。
(七)强化监督抓好管控,持续提高理财能力。一是加强经费支出控制。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持续压减“三公”经费,树牢“过紧日子”思想,确保投入更多资金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严格采管分离,扩大采购范围及规模,实现采购规模22690.66万元,节约资金348.14万元,节约率为1.53%,有效预防了腐败滋生。三是加强财政专项治理。积极开展涉农领域、津贴补贴、财政预决算公开、会计质量、财务联审及预算单位往来款项清理等专项督导检查,深入推进票据电子化改革,推动财政财务管理不断规范。四是加强风险防范化解。加大金融风险防范排查,深入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完善地方金融监管工作体系,坚持源头管理和规范监管并举,积极推动7类地方金融组织动态管理、提质增效。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积极稳妥化解存量,从严控制增量,严格限额管理,全县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五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根据资产账实、账卡相符,资产账与财务账一致的要求,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确保管理规范有序。六是加强财务队伍建设。组织财政、财务人员参加省州县各类专题培训10余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县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进而增强了法纪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财政改革与发展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认真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紧扣全年财政收支目标,全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四篇文章,为屏边县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财政保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监督索引号53252303100011111
附件【附件10、屏边县“三公”经费口径说明20230817103057536.doc】
附件【附件9、屏边县2022年“三公”经费决算财政拨款情况统计表.pdf】
附件【附件1:屏边县2022年决算表20230817102750149.pdf】
附件【附件6、屏边县2022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执行结果说明20230817103056663.docx】
附件【附件3、屏边县2022年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20230817103056772.docx】
附件【附件7、屏边县2022年地方政府决算公开空表情况说明20230817103056834.docx】
附件【附件2、屏边县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变动情况的说明20230817103056304.docx】
附件【附件4、屏边县2022年债务情况说明20230817103056242.docx】
附件【附件5、屏边县2022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20230817103056522.doc】
附件【附件8、屏边县2022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情况说明2023081710305733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