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统计信息
  • 索引号
    000014348/2018-06259
  • 发布机构
    屏边苗族自治县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6-06
  • 时效性
    有效

屏边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屏边县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屏边苗族自治县统计局

二○一八年五月三十日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落实见效、有所突破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州委“13611”工作思路,以“一个精品、二个示范、三个特色”为目标,以“一个园区、三大工程”为载体,转变作风,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全县经济持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2305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74万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01万元,同比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124779万元, 同比增长7.5%。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46%,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9%,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4.15%,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4:37.4:40.2调整为21.6:39.8:38.6。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21032元,比上年增加2327 元。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88112万元,增长14.9%,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58.2%,比上年提高2 个百分点。

  图1 2013年—2017年屏边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 2013年—2017年屏边县三次产业比重

   

  二、农 业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167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38908万元,同比增长6.5%;林业产值 22251万元,同比增长6.3%;牧业产值48445万元,同比增长6.6%;渔业产值4023万元,同比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完成3076万元, 同比增长 8.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16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1898万元,同比增长9.4%。

  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 360001亩,比上年减少4999亩;粮食总产量82001吨,与上年持平。

  表1 2017年屏边县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减情况

产品

产量

比上年±%

产品

产量

比上年±%

一、农产品(吨)

 

 

枇 杷

2222

6.01

粮食总产量

82001

持平

猕猴桃

3343

108.68

其中:夏 收

10497

0.65

二、畜牧业

(吨、头)

 

 

秋 收

71504

0.01

肉类总产量

33025

1.07

稻 谷

26280

1.01

大牲畜存栏

65745

4.67

包 谷

36758

-1.66

大牲畜出栏

4633

5.99

油 料

1220

6.46

生猪存栏

344175

0.46

蔬 菜

39304

3.56

生猪出栏

388258

2.18

香 蕉

121111

14.3

 

 

 

菠 萝

15534

-2.69

 

 

 

龙 眼

283

0.35

 

 

 

荔 枝

6129

35.21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全县全部工业实现总产值236836万元,同比增长24.63%。其中:轻工业72544万元,同比增长50.02%;重工业164292万元,同比增长15.97%。全县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15家(其中,2017年新纳规企业2家),实现工业总产值 196612万元,比上年增长28.3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5031万元,同比增长23.2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0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31%;税金总额 9155万元,增长27.19%,利润总额21696万元,增长18.71%。

  表2 2017年屏边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万千瓦时

86884

-3.33

精制茶

445

13.81

黄 磷

25070

30.44

红 砖

万块

14584

-0.46

大理石板材

平方米

29847

1.26

铁合金

10473

18.92

自来水生产量

115

-2.54

白 酒

千升

3924

5.65

瓶(罐)装饮用水

27384

4.5

中成药

618.84

11.48

胶合板

立方米

131297

0.04

  2017年末,全县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2家。全年完成产值 8.52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25.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17年,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投资) 802101万元,同比增长23.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6769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1189 万元,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33220万元,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由上年的 6.9:20.7:72.4调整为8.4:12.6:79。本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331个,同比增长1.8%,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21个,同比增长0.45%。

  2017年末,全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5家,全年完成投资额26272万元,同比增长22.9%。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8.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8.17万平方米,增长72%。

  五、国内贸易

  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5738万元,同比增长12.4%。按规模类别看,限额以上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704.5万元,同比增长18.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1%。其中,限额以上法人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054.5万元,占全部限上行业的9.8%;限额以上大个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352.4万元,占全部限上行业的6.5%;中石油、中石化、新华书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297.6万元,占全部限上行业的83.7%。限额以下行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033.5万元,同比增长8.5%,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9%。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1610.2万元,同比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127.8万元,同比增长8%。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17年,实现对外贸易零突破,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5.02万美元,其中出口5.02万美元。

  2017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8个,比去年同期减少7.14%。其中新开工项目59个,同比减少16.9%,协议投资48.44亿元,同比增加76.13%。实施结转项目19个,同比增加46.15%,协议总投资25.11亿元,同比减少4.28%。累计完成省外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同比增加13.16%。

  2017年,全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97.44万人次,同比增长37.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0.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72%。实现旅游总收入109906万元,同比增长69.4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4.24万美元,同比增长15.94%。

  七、财政和金融

  2017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6545万元,同比增长6.3%。在总收入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11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8684万元,同比增长8.8%,非税收入7027万元,同比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594 万元,同比增长3.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699万元,同比增长20.8%;教育支出27660万元,同比增长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916万元,同比下降1.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5594万元,同比增长16.3%;城乡社区支出11949万元,同比增长3.4%;农林水事务支出29735万元,同比下降4%。

  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92890万元,同比增长11.71%,其中:住户存款230142万元,同比增长8.5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207072万元,同比增长20.28%。

  图3 2013年-2017年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图4 2013-2017年财政支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及人均财政预算支出

   

  八、交通运输、邮电业

  2017年,全县境内共有公路474条,里程达2462.2公里,其中,国道2条116.723公里,省道2条124.944公里,县道12条365.534 公里,乡道87条683.537公里,村道362条1150.144公里,专用公路9条21.318公里。4镇3乡已实现3镇通油路,1镇3乡通弹石路,76个建制村实现通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路率达100%。

  2017年,全县拥有机动车37270辆,其中汽车12355辆,汽车中载客汽车12054辆(轿车11953 辆),载货汽车171辆,其他汽车130辆;摩托车24913辆;挂车1辆。城市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出租汽车60 辆,城市公交车5辆。

  全县共有三级客运站1个,有客运线路46条。全年公路运输客运量完成17.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4.6%;客运周转量1519.1万人公里,增长21.8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76.65万元,比上年增长20.22%。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0.416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0.455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6116万户。按常住人口计算,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2.97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74.68部。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7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6所,其中:幼儿园(含学前班)31所(社会力量办学10所),小学36 所(完小20 所、教学点16个),初级中学6 所,完中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有教职工1812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124人,初中专任教师457人,小学专任教师870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72人。全县共有各类在校学生19354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2688人,比上年增长2.83%;小学在校学生11002人,比上年增长3.45%,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5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36%;初中在校学生4493人,比上年增长2.89%,初中毛入学率为99.45%;高中在校学生1171人,比上年增长5.02%,高中毛入学率为74.27%。

  2017年,启动了滴水苗城云水寨“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平台建设。2017年共申请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外观设计专利5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建设“7521”春天工程有序实施,启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完成7个第一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全面启动68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2017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村级、社区文艺演出队150支,农村文化活动室506个,农家书屋80个。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

  2017年,新建公共体育场1个,成功举办了“大围山”杯山地自行车挑战赛。

  2017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 98个,其中:政府及相关事业单位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90 个;个人及民营医疗卫生机构8家(民营医院2家、诊所6家)。2017年有乡村医生98人,卫生技术人员630人(其中:执业或助理医师177人,注册护士32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8人,实有病床621张,平均每千人拥有3.9张。扎实推进分级诊疗,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48个,签约9.2万人。完成县新区人民医院、和平镇中心卫生院、6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项目建设。

  十一、资源、环境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等价热值)为170429.05吨标准煤,同比上升13.25%;单位增加值能耗为每万元3.78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08%;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3.74%。

  特色县城品质全面提升。高位推进滴水苗城新城片区和老城片区苗族风貌街区改造,滴水苗城新城片区“一府八寨”、“一河五景”基本完成,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提高到3.84平方公里。特色小镇建设有序推进,启动了屏边滴水苗城(苗族)特色小镇建设。新增城市停车场12个,停车泊位480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6.9%。

  2017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02%。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45%。“省级生态文明县”已通过省级考评验收。

  十二、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和安全生产

  2017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51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141865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870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169人。参加失业保险4520人。参加工伤保险7293人。参加生育保险5898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477 人,保障支出2206.82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5275人,保障支出4767.09万元。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44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5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7%。

  2017年,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起(其中,生产性道路交通事故1起,工矿商贸事故1起,火灾事故4起),死亡2人,受伤0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25%,死亡人数下降33%,受伤人数下降100%。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十三、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0045人,其中乡村人口135296人,城镇人口24749人;男性84155人,女性75890人;汉族51066人,少数民族10897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8.09%。户籍城镇化率15.46%。

  全县常住人口为15.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4.03%。全年人口出生率15.6‰,死亡率6.19‰,人口自然增长率9.17‰。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2766元,增长14.7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34元,比上年增加2276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2元,比上年增加732元,增长10.3%。

  注:

  1. 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 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最终数据以统计年鉴及相关部门正式年报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