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政策解读
  • 索引号
    000014348/2019-04581
  • 发布机构
    屏边县自然资源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11-22
  • 时效性
    有效

解读《屏边苗族自治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为保障矿产资源安全供给,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快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促进屏边县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云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章,以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4〕18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38号)、《屏边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要求,结合屏边苗族自治县实际,编制《屏边苗族自治县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屏边县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为加深社会公众对《规划》的了解和认识,有力推动《规划》组织实施,现对《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屏边县地处山区实际,围绕屏边县“一个精品、二个示范、三个特色”及“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和“一个园区、三大工程”建设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生态保护,树立底线思维,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我县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编制原则

  1.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增强矿业的科技实力、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2.坚持协调发展。着力推动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环境保护、城乡建设相协调,实行矿种差别化、区域差别化管理,统筹矿产勘查开发布局与时序,形成协调有序的资源开发保护新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强化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快发展绿色矿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坚持开放发展。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抢抓中央“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推进矿业国际合作,加强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新格局,提升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5.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推进中央、地方、企业、矿区群众资源开发收益共享,服务区域发展和民生改善。建立地质资料汇集、共享和更新机制,建设地质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地质矿产领域信息化深度应用。

  三、规划目标

  《规划》提出六大方面目标:一是到2020年,矿业产值达到3000万元,矿业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实现矿业大省向矿业强省的转变。二是基础地质调查程度明显提高,新发现和评价大中型矿产地1处以上。找矿突破行动取得新成效,重要矿产资源储量保持稳定增长。三是大理石、石灰岩和页岩等矿产实行开采总量调控,实行有计划开采,控制开采总量。煤矿开采量控制在云南省及红河州下达指标内。四是力争屏边县采矿权总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础上保持不变,控制在21个以内;大中型矿山比例力争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个以上;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达到85%以上;新建大型矿山力争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中小型矿山及生产矿山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到县级绿色矿山要求。五是完成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面积13公顷。生产和新建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矿区损毁土地得到及时复垦。六是健全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健全矿产资源管理体系,继续推进矿业权出让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市场化配置。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矿业权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政府抽查、失信退出相配套的矿产资源监管体系。

  四、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三是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四是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五是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六是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