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471
-
发布机构屏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屏政办发〔2020〕23号
-
发布日期2020-06-09
-
时效性有效
屏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屏边县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属有关部门:
《屏边县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6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屏边县2020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屏边苗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有关要求,为切实做好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地质灾害概况及特征
屏边县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复杂,是全州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的县(市)之一。2020年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39处(滑坡点94处,崩塌点30处,泥石流沟14条,地面塌陷1处)。按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分类:大型2处,中型33处,小型104处;按地质灾害险情分类:特大型2处,大型4处,中型34处,小型99处。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群众2762户16046人,潜在经济损失达52330.9万元。
二、重点防范区
(一)重点防治村寨
1.玉屏镇
(1)平田村委会朱摆乌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小型。
(2)前进村委会达口大寨泥石流,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小型。
(3)前进村委会石板寨滑坡,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中型。
(4)大份子村委会云盘泥石流,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2.新现镇
(1)洗马村委会沙梨树村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小型。
(2)洗马村委会对门坡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小型。
(3)永胜村委会小坡滑坡,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3.和平镇
(1)百福村委会中寨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中型。
(2)者底冲村委会所河冲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中型。
(3)坡背村委会山脚崩塌,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中型。
4.白河镇
(1)喜乐村委会豆豉田滑坡,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2)底西村委会冲头崩塌,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中型。
5.新华乡
(1)师宗村委会马拉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中型。
(2)河南村委会大三家滑坡,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小型。
(3)师宗村委会老哈碑下寨滑坡,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6.白云乡
(1)解放村委会马崩龙崩塌,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大型。
7.湾塘乡
(1)牛碑村委会麻栗滑坡,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2)阿卡村委会老西域河泥石流,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3)阿碑村委会黄果地崩塌,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小型。
(4)阿碑村委会大平滩崩塌,险情等级:中型,规模等级:小型。
(5)清平村委会下渔给村崩塌,险情等级:小型,规模等级:中型。
(二)重点城镇
县城驻地(开挖边坡失稳);湾塘乡集镇所在地泥石流、崩塌;和平集镇老客运站后山滑坡。
(三)重点流域
新现河流域、南溪河流域(滑坡、泥石流)。
(四)重点路段
蒙屏高速公路新现—屏边(滑坡),国道G326线洗马塘—猫猫头(滑坡、滚石),蒙屏二级公路段家田—杨居寨(滑坡、泥石流),滇越铁路人字桥—湾塘(泥石流、滑塌),白寨—人字桥公路(滑坡),屏边县城环城南路(滑坡)。
(五)重点学校
和平中心校(滑坡)、屏边县第二中学(不稳定斜坡)、湾塘小学(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稳定斜坡)、团结小学(泥石流)、底西小学(崩塌)。
三、2020年地质灾害预测
(一)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结合降雨情况预测,预计2020年全县地质灾害频发度、危害程度总体与去年持平,地质灾害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二)降雨趋势预测
根据县气象局气候趋势预测,2020年属降水稍偏丰的年景。1—3月降水较去年偏少,3—5月降水较去年偏多10~20%,雨季自5月中下旬相继开始,属于偏晚正常年份。主汛期(6—8月)雨量总体为正常略少,气温略高。秋季(9—11月)降水总体正常略少,气温偏高,雨季将在10月上旬结束,为正常年份。
(三)分布及易发区预测
根据2019年我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核查与《屏边苗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资料表明,各乡镇不同程度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灾隐患。从我县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和地形地貌来看,我县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新现河—南溪河流域一带;中易发区主要分布在新华、和平中—北部,白云、和平中—东部;低易发区分布在新现镇西侧座斗、底咪村委会一带。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防灾工作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云南省地质灾害处置规定》等规定,为实现防灾减灾目标,各乡镇、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树立主动防灾减灾意识,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立足以人为本,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落实。
(二)编制防灾方案,落实各项制度
认真编制我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在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县自然资源局、县教育体育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文化和旅游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地震局、县气象局等部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特别要对山洪多发且可能诱发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的地区进行重点排查,及时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严格执行地质灾害“三查”(排查、巡查 、核查)制度、两卡(防灾工作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制度、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把地质灾害防治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
进一步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增强领导干部及群众防灾意识,提高群众知灾、识灾、避灾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主观能动性,主动避让地质灾害,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宣传地质灾害有关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特别要做好基层领导干部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有关人员充分掌握地质灾害防治基本要求和规范,同时调动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四)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加强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监测预警的主要手段,各乡镇、有关部门必须在工作中从职能职责、目标任务、信息报送、综合处置等方面建立完善共同责任制度。规范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从深度和广度上落实群测群防各项制度和措施,完善各项防灾体制机制。做好汛前、汛期和汛期后重大、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警预报和巡查排查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五)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地灾防治投入
一是做好2020年度地质灾害治理项目计划和项目前期各项工作。二是各乡镇根据《屏边苗族自治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分轻重缓急,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和申报工作,同时积极拓宽整合资金渠道,加快建设步伐。三是加强对省、州下达年度治理工程项目的监管,保证项目实施程序合法、工程质量合格、治理资金安全、监管责任到位,按时完成地质灾害治理和避险搬迁项目。
(六)加大监管力度,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按照《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县域内矿山和小水电工程等破坏地质环境较大的人类工程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和规划。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对采空区和废渣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督促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导和监测矿山落实地质环境治理基金、地质灾害监测、防范和治理措施,防止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因开发矿产资源所引起的地质灾害;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要进行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七)强化避让措施,确保居住安全
地质灾害易发区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治理难度和投资较大,对地质灾害的危害一般应尽量采取搬迁或避让方式。一是工程建设避开地质灾害危险区。二是基于相对稳定隐患点上的村民,在汛期或遇暴雨时,撤离危险区暂时躲避。三是居住在治理难度大或投资大且不稳定灾体上的村民,一般采用避让的方式避免地灾危害。对农村建设用地,县自然资源局要充分考虑宅基地规划选址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尽量避开受地质灾害威胁或易诱发地质灾害的地段,避免“今年搬、明年滑”的现象发生。
(八)完善应急预案,适时开展演练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检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演练中采取多部门协调配合,严格按照险情巡查、发布预警、组织疏散、险情上报、紧急响应的防灾步骤进行。各乡镇年内须完成1次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达到科学防灾、快速处置目的。
(九)协调互动,确保安全度汛
县自然资源局要加强与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提高防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