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姬委员:
您在政协屏边县第九届委员会一次会议上提出《将苗文化植入苗城》的第41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收集整理民间故事、传说、神话、寓言,将之浓缩为数个版本,通过艺术加工处理后,各个寨子巡讲的建议。为充分挖掘苗族传统文化,我单位会同县人大、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文产办、县苗族学会等部门人员,深入各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开展苗族文化普查整理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手段进行真实全面记实,详细登记备案,采集第一手优秀苗族传统文化素材。今年以来,深入村寨走访调查20余次,召开采访座谈10余次,整理苗族文化资源录像资料长10小时、录音资料40个小时,出版了《屏边苗族民间故事》等书籍,每年举办一场“美丽苗乡苗语故事”演讲比赛活动加以推广普及。二是关于研究安全系数高和观众参与性竞技项目的建议。待屏边县“苗族花山节”传习馆建成投入使用后,我们将开展“寻百草”“游客穿苗族服饰大比拼”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和体验苗族文化带来的乐趣,既展示了苗族文化风情,又达到招揽回头客的目的。三是关于组织苗语说话比赛,促进苗语的普及和保存的建议。为弘扬苗族传统文化,着力打造“云南唯一、中国一流、国际知名”的4A级高端苗族文化旅游胜地、世界苗人向往的故里,实现屏边“美丽苗乡·森林屏边”建设与苗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县域品牌特色新型文化旅游综合品,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于今年2月10日起草了《屏边县苗族文化“五进”和“九个一”工程活动方案》,其目的是通过开展苗族文化“五进”和“九个一”工程活动,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苗族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达到人人会说一些常用苗族语、会唱一首苗族歌曲、会讲一个苗族故事、会做一道苗族菜肴、添备一套苗族服饰的要求,真正让苗族文化成为每名干部职工的必修课、拿手戏和屏边苗族文化旅游的“活名片”。方案待提交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修改完善后印发组织实施。四是关于复制成功经验,分阶段培养文化传播者的建议。2014年7月,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教育培训中心、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县苗族学会等部门共同承办了全县首期苗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培训班1期56人,培训内容有苗文、芦笙、山歌、直萧和横萧、苗族歌曲等课程。同时,积极开展苗族文化培训班进校园活动8次,辅导师生768人次。2016年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县苗族文化培训班1期150余人参加了培训。同时,将苗族芦笙舞纳入白云小学、和平二中课间操推广普及。五是关于打造典型村寨,开展四季民俗体验活动的建议。因目前打造典型村寨旅游线路尚未成熟,我们将积极配合县人民政府、县苗城指挥部、县旅发委等部门做好项目规划,着力打造屏边苗族民俗四季体验村。
感谢你对我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请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屏边县文化体育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7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