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春节返乡人流的增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全县上下掀起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以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助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以整洁、卫生、文明的城乡面貌迎接新春佳节,让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沿蒙屏高速公路抵达屏边县,充满苗族文化韵味的牛角芦笙大门映入眼帘,新建的洗手设施和吸烟亭以“屏边苗式”建筑风格为主,爱国卫生运动在这座城市彰显出独特的地方特点。 “洗手台、公厕随处可见,非常方便,又有特色。” 外出务工返乡市民熊兴亮感受着城市的变化。
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屏边县迅速建立组织领导、责任落实、督导反馈三项工作机制,针对县城带状布局现状,科学选址,县城区31座免费城市公厕均达到“三有三无”管理标准,54处洗手设施共计安装洗手设备110套,配置洗手液盒、卷纸盒、洗手标识牌、七步洗手法等宣传牌,引导群众掌握正确的洗手方式,7步洗手法深入人心。
制定全县包社区、包小区、包巷道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县城及各乡镇工作点、线、面不留死角。”屏边县专项办工作人员朱翔宇介绍,为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纵深发展,屏边县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坚持定期督查与不定期巡查相结合、明察暗访相结合,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
在“众参与”方面,屏边县将7步洗手法与苗族芦笙舞动作相融合,编创民族特色广场健身操并在全县推广。同时,以“7个专项行动”苗汉双语广播增强民族受众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知识有奖问答,有效巩固群众掌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知识内容。此外,推广随手拍征集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监督。
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的长效化常态化推进,进一步深化屏边群众对国家卫生县城的习惯养成,推动全县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立足当地实际,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卫生的小环境构建起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确保市民过上一个卫生、祥和、安全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