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爱国卫生运动

巧打“12345”连顺牌 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来源:县委办 发布日期:2022-08-15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屏边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州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巧打“12345”连顺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一、坚持科学实用,突出编好“1套规划”

  以编制《屏边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干部政策熟、文化高、信息广等优势,联动各领域干部带着资源、带着法律、带着政策参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切实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入梳理村庄人居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基础、文化、产业、特色、风貌等空间功能布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原有规划编制成果基础上,重新启动《屏边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24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到2023年实现全县76个行政村规划编制全覆盖。

  二、坚持靶向发力,突出推好“2场革命”

  梯次化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制定《屏边县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19—2020年)》《屏边县“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采取农村沼气池联建、砖砌三格式化粪池等改建方式,确定154名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员负责全县厕所改建指导,以每座卫生户厕不高于3500元、每座农村卫生公厕10万元的奖补标准,强势快速推进厕所改建。目前累计投入资金6500余万元,建成农村卫生公厕380座、卫生户厕20271座,卫生户厕覆盖率由2010年的6.2%提升到78.17%。

  常态化推动农村“垃圾革命”。按照“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着力清理规范村庄公共区域、塘沟河渠、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垃圾,合理安排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方式和运输路线,保洁员抓好村内村外环境卫生保洁,建成村庄生活垃圾收储设施3146个,配置垃圾运输车13辆、移动垃圾设备96台,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大幅度提升。

  三、坚持联动攻坚,突出打好“3场战役”

  专项整治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开展大气污染、城市扬尘等“6个专项整治”,依法整顿企业不按环保标准生产排放5起,处以行政罚款26起,清理淘汰黄标车185辆,全县环境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8.9%以上。

  监测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屏边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整治方案》《屏边县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饮用水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6.6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8.3%;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累计巡河5000余次,清理河(湖)62条(个),成功创建2个省级、4个州级美丽河湖。

  源头控制打好“净土”保卫战。抓好重点行业、企业等污染源头排查监管,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年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以上,自2019年以来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大力推广绿色防控防治技术,推进统防统治年均面积30万亩次以上,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推进不可降解农地膜安全回收处置,农膜回收率达86%。全面做好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定期对土地资源进行健康“体检”。

  四、坚持容貌管控,突出抓好“4项治理”

  “治乱”变序。严控新建民房体量和风貌,拆除乱搭乱建简易构筑物320余起;实施人畜混居清零行动,完成人畜混居4367户分离清零;大力整顿乱占用乡村公共区域摆摊设点经营行为,累计清理残垣断壁400余处,完成房屋改建8744户,美化亮化民房1.2万余户。

  “治脏”变洁。清理村庄常年积存垃圾,抓好公共区域日常保洁;开展农村户外广告“假乱俗”乱象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排查整治各类小广告400余条;开展除“三黑” (地板黑、楼板黑、墙壁黑)、清“三堆”(草堆、粪堆、柴堆)行动,推动城乡门前“三包”责任制逐步向村组延伸。

  “治污”变净。严厉查处露天焚烧废弃物行为,编制《屏边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新修村内排污渠道3.79万米、埋放污水管网2.26万米,7个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开展沟塘水渠清理行动,累计清理村内水塘115个、沟渠800余公里、水面漂浮垃圾50余吨。

  “治堵”变畅。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不断优化路网布局,全县行政村通硬化路比例达100%;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完成17条“美丽公路”示范建设;建成19个停车场,增划停车泊位3588个,严格依法查处乱停乱放、交通违法等行为。

  五、坚持常态长效,突出建好“5有机制”

  有组织领导“引格局”。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1个办公室加4个专项小组;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及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定期深入基层一线研究工作推进,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有制度机制“行规范”。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调度机制、通报机制、联络员机制和宣传工作机制;76个行政村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工作机制和设立“爱心超市”,不断激发各级干部群众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心和干劲;强化村规民约有效执行,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共聘用1459名村庄保洁员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清扫保洁。

  有资金投入“强保障”。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积极谋划、包装项目申报资金支持;制定《屏边县农村户厕改建资金补助实施方案》,连续四年保持农村卫生户厕3500元/座的改建标准。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亿余元实施村庄入户道路硬化、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农村危房改造等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建设。

  有队伍参与“添动能”。聘用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员、乡村道路维护员、乡村河道(湖泊)维护员抓好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充分聚集发挥262名驻村工作队员、2644名挂包干部及各村组党员干部力量,定期深入76个行政村835个村小组组织群众开展房前屋后、室内室外、户外道路、活动场所、塘沟河渠等清理整治。

  有督查考评“促实效”。制定《屏边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估细则(试行)》,明确年度考核内容、主要指标、考核分值等,对评估得分较差的乡镇,对其负责同志进行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问题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以严督严考确保工作经得起“细评”、环境卫生经得起“细看”、资金使用经得起“细查”、问题整改经得起“细挑”、群众满意度经得起“细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