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一根绣花针“绣”出美好新生活

来源:白云乡 县融媒体中心 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12-20 浏览次数:

  在屏边县白云乡太平村的党员“张秀琼”,为实现村民“盼就业”“盼增收”的愿望,大胆创新,将苗族刺绣技艺转变为谋生手段,带领全村妇女用指尖刺绣闯出一条产业发展道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白云乡太平村,有一名党员,她将群众“盼增收”“盼就业”作为自己的心头事,大胆创新,将苗族刺绣技艺转变为谋生手段,带领全村妇女用指尖刺绣闯出一条产业发展道路,实现了屏边苗族妇女“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自己照顾家”的美好期盼。

  一、拾起绣花针

  张秀琼:“我们村苗族妇女都会绣花,缝衣服,能不能用这个手艺来创业增收?我把我的想法跟村妇女主任和村干部反映,他们非常支持,及时向乡上领导反映,领导们也非常支持我们创业,我们这项事业就开始了。”

  在党员张绣琼的带领下,太平村的妇女们纷纷拾起绣花针,就业有了门路。

  二、建起绣娘坊

  太平村,苗绣技艺保留得较为完整,在脱贫攻坚这个大方针政策下,白云乡借助产业促脱贫的东风,于2018年成立了太平村绣娘坊。绣娘坊共投资了20万元修建,绣娘坊总面积190平方米,其中100平方米为露天交流场,90平方米为办公室、裁剪室、操作室及绣品展示厅,配备了传统织布机、纺麻机、纺线机、缝纫机、锁边机等较为完善的操作设备。在张秀琼的带领下,太平村留守的妇女都加入到绣娘坊,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一针一线改变生活的模样。

  三、传起绣花功

  在张秀琼牵线搭桥下,太平村党总支将发展刺绣产业列入“民生实事计划”,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村党总支上下联动,通过主动与白云乡党委、县妇联对接,积极协调开展培训,探索出了“以大订单带动小订单,有订单带动无订单”新模式。太平村妇女接受了苗族刺绣、蜡染理论知识,技艺传授,市场需求分析等系统性的培训,绣娘们手艺更加精湛,她们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在党员张秀琼的带领下,太平村的苗绣飞出大山,飞入“上海市场”,成为炙手可热的产品。身怀刺绣技艺的绣娘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们“盼增收”的愿望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