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非遗文化展演绽放民族之花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县文旅局 发布日期:2024-06-06 浏览次数:

  6月4日晚,2024年屏边县“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文化展演暨“苗族花山节”申遗十周年文艺晚会在长晟广场开演。

  舞台上,苗族芦笙舞、苗族刺绣、苗族巴乌口弦演奏等非遗项目传承人载歌载舞,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可看、可听、可品、可感的非遗“盛宴”。

  苗族芦笙舞作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文化形态,是苗族文化独特而丰厚的历史文化结晶,《奏响苗乡幸福音》展现了苗家儿女热爱生活,艰苦奋斗的自强品质。

  苗族刺绣,承载着苗族人民厚重的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着传统艺术的保存、延续和发扬。据了解,2022年,屏边县的苗族刺绣已经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指尖现历程 细线塑风采》通过现场展示苗族服饰的传统制麻、纺线、织布等技艺,向观众呈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彝族烟盒舞,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屏边县彩云艺术团的演员们,烟盒作响,舞步轻盈,将《唱支山歌给党听》搬上舞台,《月下响把》壮族歌舞,让现场群众在锣鼓铿锵的热闹声中,探寻光影间舞动的故事和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

  现场还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向大家普及非遗文化知识,激发大家对非遗文化产业的关心和热爱,同时进一步提升保护非遗文化的能力和水平。

  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留住了传承,就留住了历史;保护非遗,就是保护文化的命脉,让我们广泛宣传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围绕今年“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主题,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根主线,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文明薪火代代相传,切实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携手并进,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屏边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