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屏边这个地方魅力何在 从古至今总让人念念不忘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1-08-23 浏览次数:

  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会期的临近,屏边大围山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除生物多样性外,大围山的人文情怀也为这片古老的原始森林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最早赋予大围山文化内涵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江苏进士赵翼在机缘巧合下踏入大围山,被大围山中的林海及数千年的古树蔓藤所折服,写下了《树海歌》这一不朽诗歌。诗歌中“洪荒距今几万载,人间尚有草昧在。我行远到交趾边,放眼忽惊看树海。”等诗句将大围山中犹如桃花源般的“树海”跃然呈现于大众眼前。大围山也因赵翼的《树海歌》广为人知,自此,不少文人墨客开始重视大围山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赵翼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文人书写宣传大围山的开山鼻祖。

  大围山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来大围山游览的众多人中不乏一些文人墨客,而大围山的美景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创作的源泉。

  有了名人大家的诗作加成,围绕大围山的文学创作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本世纪初,随着屏边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大围山》文学季刊也正式创刊,之所以这样取名正是希望通过屏边县大围山国家公园这张名片,进一步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围山”已然成了以文会友、交流文化的一个平台,不少外来的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通过文学笔会、采风活动,到此一睹赵翼笔下大围山的风采,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欧之德《屏边的森林》、陈怀志《树海恋歌》、唐贵仁《走一遭大围山》等。蒙自作家王必昆先生也曾说过,大围山是生态家园,大围山杂志是文学家园,这都是屏边呈现给世界的美好家园。

  2015年,《大围山》季刊被授予“云南文学类优秀期刊奖”,2020年被省作协评定为15家“云南文学优秀内刊”之一,为红河州唯一一家。屏边县文联主席陆永奎表示,今后《大围山》杂志的办刊工作将继续深入挖掘素材、培养作者、选好作品,擦亮“大围山”这张名片。

  如今,大围山已经超越了它原始的自然属性,成为了对外宣传和展示屏边多姿多彩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