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屏边县紧扣五个目标抓准活动场所“建、管、用”主旋律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6-09 浏览次数:

 

 

屏边县通过建“强”、管“好”、用“活”活动场所,进一步提升活动场所的政治属性和功能效用,真正实现“场所建起来、国旗飘起来、广播响起来、形象树起来、作用显出来”五个目标。

建“强”活动场所,彰显政治属性。屏边县明确建设目标,积极抓实2017年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一是组建工作机构。成立了由组织、宣传、发改、民政、财政、国土、扶贫等16家单位组成的项目组,负责资金整合、质量监督、督查和验收等,确保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到位。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按照财政出资一点、党费补助一点、项目整合一点、挂钩单位帮扶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的办法,充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目前2017年已经下拨补助资金1525.28万元投入到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中。三是统一规划设计。严格落实标准化建设机制,在坚持“十有”标准基础上,充分考虑科学选址和功能实用,分别设计了5套面积不同、结构不同的图纸,供各乡镇参考。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各乡镇组建由纪委办、组织办、城建办工作人员等为成员的质量监督小组,负责活动场所建设质量的监督以及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监管,做到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严禁以任何名义截留、挪用、挤占建设资金。同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场所建设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过硬。五是提升人居环境。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注重活动场所周围环境的提升和打造,结合提升人居环境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在确保功能完善合理的情况下,统筹考虑绿化建设。

管“好”活动场所,筑牢政治阵地。屏边县全面围绕活动场所“脏、乱、差”的问题,积极探索管理办法,全面进行整治。一是加强对活动场所管理,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支付佣金、轮流值日、雇请专人打扫等方式,每周至少打扫2次环境卫生,要求办完红白喜事之后必须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活动场所打扫干净。二是加强对村组活动场所内各种标牌和宣传栏等附属设施集中清理规范,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要求只悬挂党支部标牌和村民小组活动场所标牌,一律不准设办公室,只能设活动室。三是活动室内的党旗党徽、入党誓词必须符合规定,各种制度精简管用,规范标准,做到上墙制度都管用,无关制度不上墙。严格升挂党旗国旗,及时更换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党旗国旗。宣传栏内容定期进行更新,公示群众关心的事项,坚决杜绝内容陈旧等现象出现。四是层层联动,画好整治工作的“同心圆”,乡镇党政班子根据挂钩联系情况,抓好挂钩村的活动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各行政村班子成员划片包村,具体抓实活动场所的管理,各党支部书记和村小组长做到时时监督刻刻管理。五是全县积极探索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管理办法,制定管得住、管得好的规章制度或村规民约,对一些好的想法、做法及时进行总结、提炼,确保管理工作不断进步,不断加强。

用“活”活动场所,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活动场所政治功能,按时开展 “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突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促使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避免随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要求村党总支、党支部列出下半年的学习活动计划,明确每月的活动主题、时间安排、主题发言人、上级党组织联系领导。上级班子成员按照支部组织生活计划,联系并亲自参与下级党组织每月1次的组织生活,并要求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开展情况上报县委组织部,各级党组织建立健全台账资料,包括会议记录、签到册、照片,以及领导发言材料(签字备案)等,县委组织部、县党建办已经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情况纳入交叉检查和随机调研的重要内容,对不按要求参加的,一经发现,将进行通报批评,对多次不按要求参加的,由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作出说明,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