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新现镇“三个组织化”工作开展初显成效

来源:新现镇 发布日期:2020-08-26 浏览次数:

  新现镇围绕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程度的目标,抓实产业发展,设立“扶贫工厂”,重视劳务输出,强化教育培训,实现“三个组织化”工作开展初显成效。

  一是产业发展重扶持。在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村党支部+基地+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发挥支部书记、明白人、带头人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枇杷、猕猴桃、红桃和生猪、生态鸡、肉牛等规模化种养殖,通过示范带动及产业帮扶,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累计扶持产业发展4993户21819人次,兑现产业发展资金967.68万元。

  二是“扶贫工厂”促就业。依托恒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恒源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宏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筑装璜安装工程公司、涉古山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平台,设立新现镇“扶贫工厂”,切实为易地搬迁户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百余个,其中,恒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农忙时节会增加临时用工100至200个,实现易地搬迁点贫困户就近就业。

  三是劳务输出保增收。继续加强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与劳务输出公司的协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劳务输出促进就业帮扶。目前,共有1399人外出务工,其中:省外396人,省内州外67人,州内县外379人,县内557人。同时稳定公益性岗位设置,为无法外出务工,年纪偏大等半劳动力的特殊贫困户设立村环境卫生清洁员、河道维护员、就业扶贫工作信息员等岗位。目前,共安排搬迁人口公益性岗位18人。

  四是开展培训助脱贫。发挥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乡村夜校、云岭先锋夜校访谈等平台的作用,组织党员、群众、贫困户等人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农户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为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利用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开设党校学习培训班12期,1247人次;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班3期,800余人次;组织党员学习收看“云岭先锋夜校”14期,1500余人次;农村党员冬春训1期,150余人次;大学生村官开展乡村夜校26堂,728人次。同时继续加强对贫困户的思想教育,党员带头引导摒弃“等、靠、要”等不良思想,大力倡导脱贫致富靠自己的新风尚,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助力思想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