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屏边县白河镇不断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力度,确立了“以事业吸引人,以感情温暖人,以机制激励人”的管理理念,积极推行“四化”模式,确保大学生村官“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教育培训“规范化”。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纳入全镇党员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坚持每年对新选聘大学生村官进行为期5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以基层党建知识、涉农政策、创业致富和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为主,增强党性教育和理论素养。每季度组织一次培训班,结合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授课教师,切实提高大学生工作能力和履职水平,确保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累计不少于10天。今年,共开展培训2期,累计培训大学生村官8人次。
关爱帮带“亲情化”。实行驻村工作队长、党政班子成员、村党总支书记共帮大学生村官成长的“3+1”帮带培养机制,通过谈心谈话、工作示范和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性建议,促进其快速成长进步。将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与事业编制干部同安排、同部署,全面落实安置费、工资福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统筹安排大学生村官食宿和办公场所,着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方位保障大学生村官能够“待得住”。
考核管理“度量化”。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制度化管理,采取日常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三结合”的方式,每年由村、镇、县进行三级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大学生村官档案,并作为竞选村“两委”干部、招录公务员、转聘事业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严格落实日常考勤登记和请销假审批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表现进行如实记录,对作风漂浮、组织纪律性差、群众评价不好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屡教不改的给予纪律处分或予以解聘。
锻炼培养“细致化”。推行“村上工作为主,多岗锻炼为辅”的模式,根据大学生村官的特长,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所在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矛盾纠纷调解等重点工作,使他们在多种岗位、不同环境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在实践锻炼中逐渐成熟。畅通大学生村官分流渠道,及时向大学生村官提供公务员、选调生、国有企业等各类人才招录信息,鼓励村干部积极备战复习坚定长期复习长期考试的信心。2017年有2名村干部考上公务员,3名村干部考上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