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控制中小学生流失,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在校学习,屏边县白云乡中心小学、白泥塘小学、白云中学三个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形成了48名党员教师组成的3支“小分队”冲锋在前,四举措抓实“劝学送教”工作,切实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
摸清底数,做到情况明。一是以开学为契机,摸清底数,切实做好各年级、班级的学生入学、转入、转出及辍学等情况的统计、记录,做到一学生一档案。二是加强与村三职干部的联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村入户,就全乡适龄儿童少年在校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另一方面,积极与乡残联负责人对接,摸清白云乡适龄残疾儿童人数、住址,残疾情况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层。
对症下药,一人一方案。摸清学生辍学的根源,针对贫困、厌学、交通不便等不同原因制定劝学劝返方案,做到一人一方案,对症下药,确保工作有实质性效果。如,针对因贫困导致辍学的,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部门争取相关补助,并将相关读书优惠政策讲解给家长听,尽量争取相关补助。另一方面,做足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自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知识改变命运的生活列子劝说家长鼓励、支持子女继续接受教育。
劝学劝返,落实责任包干。自开学以来白云乡学校党支部"小分队”严格落实劝学劝返工作责任,按照辍学学生原来所在班级、年级等原则进行责任包干,把责任落实在每一支“小分队”上,每一名党员教师的肩上,压实责任。截至目前,共成功劝学返校学生15名(含适龄残疾儿童少年5名),全乡无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送教下乡,确保教育平等。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作为“送教”的重点对象。经排查,白云乡共有4名残疾适残疾儿童少年因家庭贫困、重度残疾等原因未能入学。3名支部书记立即一起研究讨论及时制定《白云乡2017年残疾儿童“送教下乡”实施方案》,让“小分队”党员教师轮流为4名残疾儿童送教下乡,确保残疾儿童少年也能享受平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