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为全县、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屏边县和平镇人大主席团在推进“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三个工作法”,把“依法正确履职”体现在工作日常,充分展现人大代表风采。
一、紧盯“大事要事”,力争项目突破。和平镇坚持“引进项目是最直接的民生带动”的项目工作法,把解决目前影响和平经济社会发展或困扰“县域副中心”建设瓶颈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刘军同志作为全镇唯一的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他在分析和平发展时指出:“和平镇已站在了新的发展起跑线上,目前制约和平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交通和水利问题,把这两个大问题解决好,和平将发展得更快、发展质量会更高。”他以参加州、县人代会为契机,积极建言,先后提出帮助解决白鸽、底咪底片区提水工程项目、和平至人字桥公路提级改造等重点建议,获得上级重视批办,其中公路提级改造作为全县10件惠民实事之一实施,目前2个重点项目正积极有序推进,项目的建成使用,将有力加快和平发展步伐。
二、紧盯“急事难事”,打造典型引领。产业增收历来是和平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乡村振兴的绊脚石,但和平却有这样的两个典型。一个是连选连任的县乡人大代表李塘德,为突破产业发展“中梗阻”,他带领部分村民代表到文山市考察学习,并引进甜脆柿种植,带动和平村委会芦差塘村67户农户发展种植甜脆柿近1400亩,目前已进入盛果期,他还主动联系批发商销售、电商销售,带动了100余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另一个是县乡人大代表陈永红,为增加农户收入,他积极探索,成立种植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带领群众在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保证了农户入股有分红、产业发展有技术保障。同时,他们还积极与党委政府汇报协调,争取产业发展道路项目,镇政府下一步将在技术力量和资金上给予支持,他们的带动将为和平发展带来一片新景象。
三、紧盯“小事琐事”,坚持一线解决。“每天都看见王学光书记奔忙于村委会、农户和集镇之间。”这是村民廖兴合对县人大代表王学光的评价,但王学光却说“我是村医,是村干部,更是人大代表,疫情当前,群众的小事就是大事,我义不容辞”,他充分发挥专长,带头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积极进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注册健康码等,组织动员群众接种疫苗,在接到上级指示第一时间组织村民设置疫情防控卡点,确保人民群众安全。作为县乡人大代表的赵自法常说:“群众选我当代表就是信任我,我一定要为群众多做事、做实事,决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田间地头调解纠纷、村内管道维修、垃圾清运、疫情防控宣传,到处都能看到赵自法活动的身影。近年来赵自法代表走遍了咪崩龙村委会每一户农户,走访群众3100余人次,调解纠纷20余起,收集整理村民意见建议上百条,并及时上报到镇人民政府。为方便群众出行,他积极协调村民配合无偿提供土地,多次到县镇两级汇报争取咪崩龙到大平子的公路改造项目和资金,最终争取到了145万元项目资金,项目于2021年底竣工通车,结束两村多年未通公路的历史,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工作中,和平镇将继续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庄严承诺,进一步围绕代表特点,挖掘代表资源,探索整合“人大代表+实训基地+服务阵地”资源,促进人大代表积极履职,向下生根、向上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