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白河“党建”多轮驱动为乡村振兴把舵领航

来源:白河镇 发布日期:2022-10-14 浏览次数:

  白河镇以“党建”为纲,以组织建设、产业品牌、民族文化为题,着力提升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影响力感召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凝聚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把舵领航。

  聚焦党建领航,紧扣组织建设强引擎。实现乡村振兴,核心在党,关键在人。白河镇以组织建设为引领,形成11名党政领导包村,24名党总支书记、第一书记包村组,86名党支部书记包党员的三重合力抓党建责任体系,明确职责范围和责任界限。依托86个基层党建阵地,积极探索“理论教育+实践教学”,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为契机,运用“村村响”、云岭先锋、学习强国等手段打通虚拟与现实的壁垒,充分利用平台流量优势,打造“手机端学+主题活动引+红色阵地助”的“3+”学习模式,实现701名党员学习教育无盲区、无死角,推深做实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突出党建赋能,擦亮产业品牌抓转型。结合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优势,白河镇强力推动“一海拔一产业”立体式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党建+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新格局,形成规模种植热区经济林果荔枝基地4000亩、菠萝蜜基地1300亩、牛油果基地300亩、沃柑300亩,完成生姜、石斛、砂仁等中草药种植6096亩,并建成屏边县亿蒙药材种植砂仁基地。同时,按照“一个中心、专业合作、全面发展”的思路,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新型发展模式,搭建以腊哈村电商服务点为主轴、各村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为支撑的“1+11”综合销售“大平台”,打造有机菠萝蜜产业品牌形象和效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精准党建指导,激发民族文化创活力。坚守文化多样性立场,保存传统民族文化风俗,借助“七一”建党节、赶花街、祭龙节、花米饭节等契机,整合民族文化创作力量,吸收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和群众,组建少数民族文艺队15支160余人,以民族文化为突破口,开展“民族语言”疫情防控广播宣传600余次。按照“易记、易懂、易行”原则,采取“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组成133个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建造双层垃圾焚烧池194个,并与农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着力营造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主导、共同参与的人居环境提升氛围,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层治理新气象,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