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林中“探路” 林下“寻富”

来源:和平镇 发布日期:2024-04-03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屏边县和平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深度融合,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上、把群众富在产业上,充分发挥党建共建组织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好“林下”文章,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全镇人民共享“生态福利”。

  打造党建+合作社“组织链”,构建集体经济新模式。着力构建“1+14”合作社发展格局,在建成14个村党总支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成立和平镇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联合社。打造“社中社”专业化经营模式,招聘职业经理人负责市场运营,由联合社负责与市场对接,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服务,通过完善联合社市场化运作盘活资源,实现各合作社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按照股份占比进行收益分配,激励合作社参与发展项目,丰富集体经济产业类型,确保各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利益保障,提升收益回报率,实现运营模式提质换挡。

  构筑企业+合作社“产业链”,补齐产业发展弱短板。依托30万亩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和盛中药材开发红河有限公司、红河苗乡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8户市场经营主体,调整林下产业规模经营方式;培育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种植示范户20余户,进一步释放“乘数效应”,大力发展“林下”板蓝根1000亩、“林下”阳荷200亩、“林下”黄精500亩,通过市场主体的“样板”带动,致富带头人的“头雁效应”,有效带动全镇14个行政村大力发展以砂仁、草果、黄精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3万余亩,有效提高林地土地附加值,改造提升多种生产模式,把“闲置林”变“黄金林”,让群众增产、增收道路越走越宽。

  构造企业+农户“利益链”,打造富农强农新引擎。通过引导农户将林下土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统一打包进行产业招商或合作的方式,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参与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林下产业。按照“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在优先推荐土地流转农户就业的基础上,积极传导群众种植技术,让群众积极参与种植,通过务工工资、土地流转费用和产品收益等多方面的收入来源,使农户获得三方收益,实现户均增收12000元以上,最高收入户达30万余元,真正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建强政府+农户“人才链”,激发引才留才新活力。充分挖掘镇域内种植大户、科技能手等,纳入全镇乡土人才信息库,定期组织外出学习考察,把种植大户变致富带头人、明白人。通过明白人、带头人带动着力激发农户种植信心,形成“人才链—产业链”互促共进优势。同时,立足优势产业发展实际,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技术团队对村民开展定向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000余人次,不断增加农户种植技术,提高农户产业发展积极性。如,和平镇白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永红在自己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规范化发展白及、重楼等特色中草药产业,有效带动村内25户有意愿的党员和返乡青年发展示范种植,种植白及1200亩、黄精600亩、重楼120亩,实现中药材种植产业的连片发展,年产量120吨、年产值360余万元。

  下一步,和平镇将继续深化“四链共建”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合作社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农户为受益者,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