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现镇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资源禀赋,强化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适宜当地种植、效益明显的中药材产业,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之首,振兴之源”来抓实抓好,不断让“荒山”变“金山”,逐步走上了“村内有产业、集体能收益、村民增收入”的乡村振兴特色道路。
依托龙头企业,在种植上靶向用力。镇党委持续深化党组织领办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按照“技术、经营、服务、产业振兴”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引进云南椿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座斗村委会苏撒邑村建设4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公司为农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市场渠道,有效带动周边的村以及当地其他种植户种植中草药。同时与合作社签订合同协议,基地用工由合作社统一协调安排,公司给予合作社一定的服务费用,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截至目前,合作社向基地派遣工人6000余人次,为农户增收60余万元,同时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压实基地建设,在规模上稳定增长。新现镇始终坚持“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根据镇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分布状况,加快基地建设,统筹规划以三七、重楼、黄精、白及、金银花、草果、砂仁等为重点的优质中药材产业种植区,积极推动中草药种植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努力把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目前,全镇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82万亩,其中三七1220亩、重楼262亩、黄精1540亩、白及634亩、金银花256亩、草果12264亩、砂仁15469亩。
压实项目载体,在生产上持续发力。新现镇通过向上级积极争取资金,在屏边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产业园区建设集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仓储物流等为一体的民族医药科技园,引进实力雄厚的红河九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主体并签订合作协议。项目预计实现年销售额1.5 亿元,年纯利润预计达439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同时可带动全县 16400 余户农户34.72万亩中药材提质增效,辐射带动200余人就业。
兴起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做强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如今的新现镇,中药材产业棋局不断落子,从种植,再到饮片加工、产品销售,聚点扩面,不断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既扮靓了生态环境绿色画卷,也将产业的发展之路延伸到寻常百姓家,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