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的文艺展演、接地气的火塘夜话、响彻田间地头的应急广播...近年来,屏边县新现镇通过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方式方法、落实落细责任等方式多方发力,全方位、多角度做好社会面宣传工作,引领干部群众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整合力量 选优建强“宣讲员”。充分整合镇、村、组各级资源,积极培育“三支队伍”,为宣传宣讲注入人才活水。以14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12名村“两委”干部、驻村队员为主要力量,组建政策宣传“领头雁”。结合“一月一主题”及中心工作,“领头雁”深入挂包片区开展宣传、督导工作,让宣传的距离更短、质效更高。
按照愿宣传、能宣传、有想法、有特色的标准,从全镇8支文艺队中优选新现风情艺术团和西沙业余文艺队为主力,用文艺唱响普法、移风易俗、民族文化,让宣传重点内容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按每个自然村至少有1名宣讲员的原则,积极挖掘了100名擅长产业、理论、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的“土专家”“田秀才”,组成“苗岭民嘴”宣讲员,不断提高宣传的覆盖面。
创新方式 深入传递“好声音”。各村文艺队综合运用歌舞、小品、快板等方式,积极组织编排了快板《说宪法讲宪法》、舞蹈《三步弦》、小品《醒悟》等节目,通过“日常排练+集中表演”,结合赶集日、春节、端午节等节庆共开展文艺宣传20余次,镇级牵头开展新现镇2024年“书香新现”全民阅读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1场次,惠及群众300余人。
结合普法强基、关爱“一老一小”、安全生产等工作,组织“苗岭民嘴”宣讲员利用群众会、火塘会、院坝会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让“耕地流出整治政策”“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宣传内容深入群众心中。用好应急广播宣传平台着力打造“北大门之声”广播栏目,设置科普、普法、理论政策等栏目,以“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采取喊话、对话、讲故事等方式向群众传播政策、开展各类宣传宣讲。通过简短、有趣、接地气的方式,让传播政策起到“1+1>2”的效果。
落实责任 织密织牢“宣传网”。强化对各责任主体的督促、指导,按照网格化管理,落实落细宣传责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宣传格局。制定《新现镇2024年社会面宣传“一月一主题”责任清单》和月度宣传工作重点内容,由镇宣传办牵头,各中心(办)配合,督促指导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中心(办)、村“两委”干部和驻村队员等主体落实宣传内容。
依托屏边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六个责任清单”,同步开展主题宣传,以召开群众会、院坝会,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拉家常式宣传等方式,畅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建社会宣传阵地网格化管理,各行政村党总支书记为网格长,各村小组负责人为网格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到行政区域内线上、线下每块宣传阵地(宣传栏、横幅标语、电子屏等)有人管,避免线上宣传阵地失管失控,线下宣传阵地出现闲置、宣传内容过时、错漏等情况。
一场场深入人心的宣讲、一次次零距离的入户宣传,推动时代主旋律、社会正能量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共绘基层治理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