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是农民全年丰收的基础。针对春耕时节涉农矛盾纠纷多发、频发的实际,白云司法所积极组织开展涉农纠纷专项排查化解行动,为群众送上一场法治“及时雨”。
“调解+联动”,推进纠纷多元化解。组织辖区内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力量进村入户,围绕春耕时节易发、多发的土地权属、农资购销、灌溉用水、用工欠薪纠纷,开展排查化解。对简易纠纷,推行“随排随调”工作机制,现场调查、现场调解、当场解决。对重大、疑难纠纷,实行“多调联动、多点发力”机制,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和特点,邀请多方调解力量参与共同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耐心劝导当事人放下心中芥蒂,敞开心扉诉说个人诉求,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纷迎刃而解。对一时难以调解成功的纠纷,分析成因、预估走势,根据纠纷性质、激烈程度划分“红黄绿”风险等级、发出预警信息、提前制定应急预案,避免激化升级。截至目前,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次,排查出春耕矛盾纠纷14件,化解13起,化解率达92%。
“调解+普法”,着力提升调解质效。在排查化解过程中,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调解小分队、法律明白人在田间地头开展“田间普法课堂”,现场向辖区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涉农法律法规。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剖析纠纷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与群众开展互动,倾听群众诉求,解答法律疑问。将抽象的法律理论融入现实生动的案例,让群众易学易懂,乐学乐听,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方的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共开展普法宣传9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7次。
“调解+服务”,护航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护农、助农、惠农职能优势,打造“三位一体”春耕法律服务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利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站、联系点配备的法律服务机器、“乡村法治通”,引导来访群众自助查询法律法规、撰写法律文书,实现法律服务需求“一站式办理”。通过“一村一法律顾问”,针对群众在春耕期间可能涉及的农资购买合同、土地流转协议等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强调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醒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合同漏洞引发矛盾纠纷。开通涉农纠纷法律援助便民通道,优先提供涉农法律咨询和受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进一步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确保农民维权与农忙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