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屏边荔枝品质,提高商品果率,促进荔枝产业持续稳定发展,2月18日,屏边荔枝产业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园揭牌仪式和技术培训会在屏边举行,为玉屏镇、湾塘乡荔枝种植户100余人送上技术大餐。
揭牌仪式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屏边示范县天时农业卡口荔枝园举行。据悉,红河屏边天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事荔枝、猕猴桃等果树种植、加工、销售的省级龙头企业,公司荔枝、猕猴桃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现在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屏边荔枝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该示范基地将以“突出优势区、兼顾特色点、助力乡村振兴”为原则,以荔枝为主要对象,开展土壤墒情监测,不同时期水分需求规律,土壤、树体营养诊断研究,应用精准灌溉、精量施肥技术等集成屏边荔枝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生物防控等高效安全防控,省力化控梢疏花技术等集成屏边荔枝高效安全提质增效技术并示范推广;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果品质量,提升屏边荔枝市场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培训中,专家们从荔枝春季水肥管理技术、荔枝疏花技术、荔枝花果期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省力化农机具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专题科普,结合今年荔枝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地答疑解惑,为种植户依靠科技增产致富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同时,专家还现场给大家示范省力化农机具使用的技巧。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惠云介绍,通过引进的长杆式修剪机,可以对二级枝、三级枝进行修剪,有效提高了修剪效果。长期使用水肥,造成的弊端就是土壤板结,根系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吸肥能力下降,水肥的有效的利用率大大降低,通过土钻机械应用,主要是进行土壤的疏松,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根系有效更新,能有效地提高肥料的使用率。
通过培训,让种植户进一步掌握了荔枝管理技术,增强了产业提质增效的信心,提升了果农的荔枝种植能力和水平,让种植户们管护更科学化、规范化、实用化,实现科学管理、提质增效、致富增收。
屏边县是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保山综合试验站示范县,自2012年至今,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研究员多次带团队到屏边进行荔枝产业技术服务,建立工作站,培养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多年“政府+科技+企业+种植户”的模式,2022年屏边荔枝投产2.5万亩,预估产量1.5万吨、产值有望超过2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