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党建+河(湖)长制”治理新模式,持续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出亮点、见成效。
强化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动爱河护河党组织队伍建设,由县、乡(镇)、村(社)三级党组织书记分别担任县、乡(镇)、村(社)三级总河(湖)长,划定各党支部责任区段,确保河湖管护责任有效落实。聚焦河湖治理重点、难点、堵点问题,由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列出巡河问题清单,召集全体党员共同研究方案,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解决,发现一处、整治一处、闭环一处,难以立行立改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确保限期整改到位。明确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三级职责,提高河(湖)长制工作在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党员评先评优中的占比,持续激发党员河(湖)长工作效能。与蒙自市、河口县等邻近县市水利部门联合构建“党建+河(湖)长制”共同体,全面建立南溪河、新现河、那么果河等跨州跨县(市)河流保护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跨界河湖管理保护力量。以“河(湖)长+检察长+警长”机制为抓手,凝聚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的强大合力,不断强化水资源保护。
多措并举,突出治理成效。始终锚定“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治理目标,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通盘考虑、全面布局、标本兼治,全力做好“水文章”。依托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等工作,组织各部门党员干部,并发动普通党员开展“河长清河”、河湖“清四乱”等活动,定期对河、库、塘、渠进行垃圾清理、清淤疏浚,不留死角全面清除河岸垃圾、水面漂浮物、过度繁殖的水生植物、淤泥等。从普通社会党员中招募“民间河(湖)长”,对各级河(湖)长巡河质量和问题整改情况加以监督,努力构建“河长领治、部门联治、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护治理新格局,确保河岸整洁、河道清洁、河水清澈,打造绿美河湖,为建设绿美屏边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范围。各党支部积极成立“宣传教育先锋队”,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到集市、村寨向群众大力宣传“河(湖)长制”相关政策知识,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开展“爱河护河行动进校园、进课堂”宣讲活动,向中小学生讲解河(湖)长制工作内容,播放宣传片,并发放印有河(湖)知识的文具和小礼品,及时把关心河湖、保护水生态思想传递给中小学生。走进县委党校,为中青年干部上好一堂河(湖)长制的必修课。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河(湖)长制工作的知晓度,引导大家树立爱河护河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河湖生态、事事考虑河湖健康”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