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屏边县举行小黄姜精深加工产业项目投资签约仪式暨工作推进会。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应亥宗出席,县委书记罗杰主持会议。
屏边是全国首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2009年被认定为云南省首批“云药之乡”。累计发展砂仁、小黄姜、屏边三七、草果、八角、重楼、滇黄精等特色中药材30余万亩。2024年小黄姜种植面积达4.8万亩。据了解,红河鸿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姜、大蒜等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的龙头企业。今年2月中旬实地考察后,与屏边县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总投资2.4亿元建设总占地108亩、建筑面积4.26万平方米的小黄姜精深加工产业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以上,出口贸易额5000万美元以上,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400余人;建设小黄姜示范种植基地2000亩,可引领带动屏边发展小黄姜种植10万亩左右。
应亥宗指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云南小黄姜品质好、营养足、价值高、用途广,仅红河州就有23万余亩的种植规模,产业有基础、市场前景好。屏边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特色资源禀赋,致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既能稳定和巩固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又能延伸产业链条持续促进农民增收。项目签约后,要强化州县联动、部门协同,在项目立项审批、土地环评水保等要素保障上形成合力,全力服务小黄姜精深加工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尽快投产,早日实现满产达产、发挥效益。同时,要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做深做实做细联农带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利益联结机制,让老百姓在产业发展进程中得到更多实惠。
罗杰强调,屏边县委、县政府将按照“换位思考、说到做到、合作共赢”的理念,锚定“一年建工厂、打基础,三年拿认证、扩规模,五年延链条、创品牌”的发展目标,对照项目建设各环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保障项目快落地、快建设,确保按计划建成投产达效,不断加快屏边小黄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多元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步伐。
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富丞与红河鸿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海龙签订《屏边县小黄姜精深加工产业项目投资协议》。州发展改革委、州农业农村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州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受邀参加签约仪式和工作推进会。
签约仪式后,应亥宗还听取了屏边县林、果、药、水、石、旅“6+N”特色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谋划、推进等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