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屏边县“四种模式”提升新民居设计水平受农户欢迎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9-29 浏览次数:

屏边县把“美丽家园”建设与“四群”教育工作相结合,坚持“民意全力听、民情全力察、民需全力做、民难全力解”,推行“四种模式”提升新民居设计水平,受到广大农户欢迎。

推行民族文化与建筑风格的“溯源纳新”模式。县“四群”办和“美丽办”通力合作,认真收集整理各驻村工作队员的调研报告和心得体会,倾心研究其反映的各村寨在民族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共同点,形成图文材料。按照“承本溯源、继故纳新”的模式对各村寨的规划、设计进行分类指导,要求“民族文化有新传承、新民居有新风尚”,做到地域特色再升华。

推行传统元素与建筑细节的“画龙点睛”模式。在满足国家现行抗震、疏散等规范要求的同时,按照“就近取材、从优选材”的原则充分利用群众广泛亲近的火山石、大理石等乡土材料,挖掘苗族采花山及芦笙崇拜、彝族跳火及牛头崇拜、汉族龙凤图腾等群众广泛认同的民族传统元素,通过抽象化的建筑构件和图饰等方式反映到建筑中。

推行民俗风情与功能空间的“显现再生”模式。充分尊重各民族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民俗风情,在建筑功能上保留祭神台、灶台、晒台、亭台、过廊、等级房间等特色空间,按照“现代空间组合与传统空间再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设计,在村民大会上下发方案,广泛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改进并最终形成共识。

推行乡村生活与现代格调的“交融提升”模式。按照“超前规划、科学布局、精心设计、经济适用”的原则,引入现代家居理念,合理布置流线,动静分区、干湿分离,增设卫生间、储藏间、太阳能平台、客厅、起居室、更衣间、停车位等现代家居生活必备的品味空间。想方设法说服群众保留乡村生活精华、追求现代生活格调,促使群众接受人畜分离、乡村旅游接待等观念,确保“城市有乡村风格,乡村有城市品位,乡村比城市更美好”的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