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姚国华到屏边县调研时强调 毫不松懈善作善成 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来源:红河日报 发布日期:2020-09-04 浏览次数:

  9月3日,州委书记姚国华率州委调研组到屏边县,调研检查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村庄道路整洁通畅,房前屋后绿树环绕,家家庭院种满绿色果蔬,瓜果香飘四溢……如今的新现村委会落水洞村,俨然一幅“村在林中、家在绿中”的美景图。调研中,姚国华一行沿着村道察看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和村卫生室建设等情况,并走进昔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苏永绿的家中,看厨房、拉家常,深入了解脱贫群众当前的生产生活状况。“脱了贫,还清了盖新房借的钱,家里种了七八亩橘子,我们夫妻俩还在附近打工,收入稳定……”看着村庄环境换新颜,村民生活有奔头,姚国华非常高兴,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好的日子再接再厉。姚国华叮嘱县、乡镇和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当头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要根据村庄实际和村民需求持续整治和提升人居环境,统筹做好畜禽养殖和污水、垃圾等处理工作,探索建立村民自治和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等制度,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从根本上长久保持好村庄环境。

  和煦的阳光下,永胜村委会母租白村变得更加明亮整洁,道路边有序摆放的蓝、绿两色垃圾桶,成为村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姚国华一行步入村庄,与村民在路边驻足交谈,关切地询问其身体和生活情况。随后深入村卫生室和为民服务站,与基层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交流交谈,详细了解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措施精准落地等情况。了解到村子贫困发生率降至1.34%,从以前出了名的“猪屎村”变为干净村,姚国华对相关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希冀,正逐步在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浪潮中变为现实。但千万不能因达到了脱贫标准就歇下来,各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要立足当下和未来,把脱贫成效巩固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持续抓好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有保障,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屏边县海拔从154米到2590米呈现出的气候特点,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漫山遍野的香蕉、百香果等果树正生机盎然、叶茂果丰。在玉屏镇大份子村委会,姚国华深入了解了党建促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等情况。随后,又到湾塘乡牛碑村委会人字桥村,察看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情况。姚国华强调,要继续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原则,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久之计,持续深化党建扶贫“双推进”,培训好乡村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不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带贫益贫机制,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不竭动力。

  作为国家挂牌督战县,年初以来,屏边县按照中央、省、州挂牌督战要求,保持攻坚态势全力奋战。通过努力,2019年底未脱贫的580户1763人贫困人口于今年6月份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调研中,姚国华肯定了屏边县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当前,脱贫攻坚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收官阶段,越到紧要关头,越要保持清醒。要继续保持攻坚态势,毫不松懈、善作善成,脱真贫、真脱贫,确保屏边县全面高质量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石。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要求,越到最后越看担当作为,各级干部的心劲不能松,尤其要加强驻村工作队教育管理,激励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做表率。要扎实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咬定目标、压实责任、持续发力,切实做好“三帮扶四提升一清零”8项行动,做实做细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要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脱贫攻坚项目,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不断补齐短板和弱项,增强群众增收和农村发展后劲。要加强领导,强化作风,严守纪律,以有力的领导和过硬的作风,继续抓好挂牌作战,着力防止返贫致贫,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提高脱贫的质量和成色,夯实迎接脱贫攻坚普查的工作基础。

  吴世雄、常斌及州扶贫办、州委组织部、州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