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苗族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月20日上午在县城开幕。
本次会议应到会代表156名,实到代表145名,符合法定人数。
本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是:王英、田兴盛、刘红明、苏畅、李付林、李沙才、杨文学、夏世文、熊玉书。杨文学主持会议。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
县人民政府县长李雄文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雄文指出,2019年,全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6.1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5.8%;第二产业预计完成20.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预计完成26.4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2.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9亿元,同比增长16.3%。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预计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04元,同比增长8.8%。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0元,同比增长9.9%。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1.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48亿元、贷款余额24.99亿元,分别增长3.99%和9.98%。荣获2018年度“县域跨越发展先进县”称号,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李雄文表示:一年来,我们紧盯脱贫摘帽目标,脱贫攻坚大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突出抓实以交通为主的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基础更加牢固。聚焦特色抓产业,县域经济持续壮大,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和“2019年中国文旅产业最具开发价值县”称号。以美丽县城建设为引领,城乡面貌展新颜。厚植绿色发展优势,生态文明建设硕果累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生态屏障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努力办好民生实事,凝心聚力为民谋福祉。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13.59亿元,增长31.8%。省州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就业创业扎实普惠,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文化建设“7521”春天工程有序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通过组建、重新组建、优化调整等方式,全面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综合排名全州第1位、全省第18位,执法满意度排名全州第1位、全省第45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中共屏边县委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并受到国务院表彰。致力于政府自身建设,行政能力不断提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八项本领”,锤炼“七种作风”。
李雄文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脱贫攻坚还存在短板弱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项目入统入库不规范,缺少大项目支撑;财源单一,财政运转十分困难,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巨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屏边县发展的主要瓶颈;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干部能力素质和担当作为与新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担当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仍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县人民政府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尽力逐步加以解决。
关于2020年的工作,李雄文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省委对红河州提出的“新型工业强州、乡村振兴富州、绿色生态靓州、沿边开放活州”要求,落实州委“13611”工作思路,全力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坚定不移贯彻“一个精品、二个示范、三个特色”战略思路,深入推进“一个园区、三大工程”建设,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李雄文指出,202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李雄文表示将着力推进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问题短板弱项,夺取脱贫攻坚大决战全面胜利。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发起冲锋冲刺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大决战。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上级督查、核查发现问题,确保所有问题清零,实现全县高质量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和国家抽查普查。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强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投入,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措施,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防止边缘人口致贫。抓好扶贫资产梳理,形成扶贫资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强化组织保障,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确保剩余580户1763人贫困人口在6月底前全部脱贫,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二、聚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有力抓手,强化项目谋划和资金争取,抓住固定资产投资这个“牛鼻子”,紧盯国家最新政策导向,积极谋划助推脱贫攻坚、补齐产业短板、支撑县域经济等方面的大项目好项目。
三、聚力推动特色产业,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县域经济发展配套政策,做优特色产业,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聚力打造“美丽县城”,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按照“三年规划两年干”的目标,围绕“一山一河一轴一城”,大力推进“美丽县城”建设,高质量建成全省第一批“美丽县城”。出台实施《屏边县城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五、聚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让绿色成为屏边最亮的底色。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力争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六、聚力办好民生实事,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发展。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县人民医院妇产及老年病住院楼配套功能建设项目。认真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全面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继续落实孤儿、残疾人、特困供养人员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殡仪馆及公墓建设进度。
七、聚力深化改革创新,持续释放开放发展活力。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依托屏边地处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红河综合保税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辐射优势,抓住动车开通及蒙屏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的机遇,全力融入全州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政务服务“大平台”、整合“大系统”、融通“大数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八、聚力平安屏边建设,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九、聚力强化自身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珍惜人民的信任,牢记人民的重托,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水平,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李雄文表示:奋进新时代,砥砺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实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为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会议听取了县人民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郑林冲向大会作《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了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孙云川向大会作《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会议书面审查了《屏边苗族自治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屏边苗族自治县2019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0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驻屏省、州人大代表,不是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县政协、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属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和乡镇的领导,出席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的委员,驻屏部队和武警部队首长,省州驻屏单位和友邻单位领导,部分驻县企业、学会主要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往届老领导,县人大常委会退休处级老领导等应邀列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