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屏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作者:发布日期:2023/04/06 浏览次数:
(2022年)
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距省会昆明320公里,距州府蒙自59公里,距国家级开放口岸河口95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906平方公里,辖4镇3乡,76个村委会、4个社区。聚居着苗、汉、彝、壮、瑶等17个民族,2022年,全县户籍人口160240人,其中苗族户籍人口76190人,苗族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47.5%,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户籍人口的69.52%,是全国单列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县内最低海拔154米、最高海拔2590米,境内生态环境优越,立体气候明显,2022年年平均气温16.9℃,总降雨量1477.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7%,年总日照1169.7小时,森林覆盖率68.3%,林木绿化率69.8%,拥有大围山国家公园、国内罕见的史前陆地火山遗址、举世瞩目的滇越铁路人字桥、天然大睡佛等自然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源远流长。
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2021年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及“省级文明城市”“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特色小镇”“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突出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等殊荣。县委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22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7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3.01%;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7.23亿元,同比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651元、12487元,同比增长2.6%、7.4%。
【地形地貌】屏边县境内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南溪河、新现河、那么果河纵贯全境,由于河流的切割,地貌形成了“四河三山六面坡(四河指南溪河、那么果河、新现河、绿水河,三山指四条河之间的山脉,以最高山称呼的话,有粑粑山、大黑山、大围山)”的总体结构,地形极其复杂,高山横亘连绵,“V”型谷较多。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00%。
【历史沿革】屏边汉代属牂牁郡进桑县。明代属临安府。清代属开化府。民国二年(1913年)设立靖边行政区。民国(1932年)省府改靖边行政区为县治,因“靖边”二字与陕西省靖边县雷同,故取县城西北玉屏山的“屏”字和靖边的“边”字,于次年5月正式定名屏边县,意为边疆屏障。1950年属蒙自专区,1957年隶属红河州。1960年3月国务院决定屏边、河口两县合并,建立河口瑶族苗族自治县。1963年4月分置屏边、河口两县,同年7月1日成立屏边苗族自治县,仍隶属红河州。据有关历史资料及境内出土的石器、青铜器文物考证,两千多年前,屏边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并开始铸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城乡建设】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老旧小区和棚户区12.91万平方米,老干部局、老林业局等13个老旧小区及小街子、建设村等8个片区实现旧貌换新颜,文化路、建设路等13条市政道路提质升级,滴水苗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双龙天桥、空中苗城等项目顺利竣工。
【民生事业】发放创业扶持贷款9384.5万元,城镇新增就业516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2%。完成屏边一中二期、白云中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红河州民族高级中学落户屏边并顺利招生;海亮教育集团与屏边一中校企合作初显成效,屏边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高完中。切实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成立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引进开远市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共建,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住院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县妇幼院顺利通过二级保健院能力达标现场评审。建成2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累计报销医保、发放养老待遇、城乡低保等各类社保资金4.5亿余元。积极推广“交房即交证”,16个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和1个新增历史遗留问题小区全部化解完成,颁发不动产证3181本。
【疫情防控】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暖温度处置突发疫情,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9.79万剂次,调派基层民兵、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志愿者440余人次支援疫情防控大局,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阅读下一篇